有一句話叫作“善為人者能自為,善治人者能自治”。管理者首先要有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更好地管理員工,最終帶領團隊高效完成各項工作,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地位。從為人處世到說話辦事,管理者必須呈現(xiàn)出優(yōu)秀出眾的一面,方能令人信服,進而約束和帶動部下令行禁止,這樣整個團隊才能煥發(fā)生機與活力。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管理者,本身要擁有過人之處,才能讓手下的員工信服。事實上,“管理”的命題涉及溝通、激勵、變革、創(chuàng)新、危機化解等多個方面。因此,管理者的角色不應該像器皿一樣固定不變,應該像水一樣海納百川,能夠隨著地勢的改變靈活變通。
為此,管理者必須注重個人修養(yǎng),不斷地加強自身建設,才能成為合格的帶隊人,進而撐開場面,在員工面前樹立威信。顯然,管理者自身的才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才能的管理者會讓更多的人才聚集到自己麾下,朝著既定的目標奮進。
前日本經聯(lián)會會長土光敏夫,是一個非常令人敬佩的企業(yè)家,其經營方法現(xiàn)在依舊被人們模仿。
1956年,土光敏夫出任東芝電器社長。當時,東芝電器在業(yè)內很有名,吸引了各種人才。但是,由于員工眾多,組織也比較復雜,導致當時的管理十分松散,大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土光敏夫上臺之后,馬上發(fā)現(xiàn)了這個弊端。隨后,他提出了一個口號:“一般員工要比以前多用三倍的腦,董事長則要十倍,我本人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就這樣,他以身作則,以此來激勵員工,重新建立企業(yè)制度。
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別人。每天早上,土光敏夫都提前半小時到達公司,并且空出七點到八點的時間召集大家一起動腦思考公司的事情。土光敏夫還非常提倡節(jié)約,為了杜絕浪費,他借著一次參觀的機會,給東芝的董事上了一課。
有一天,東芝的一位董事想參觀一艘名叫“出光丸”的巨型油輪。由于土光敏夫已經看過了,因此決定為這位董事帶路。到了約定的那一天,土光準時到達約定的“櫻木町”車站,這位董事隨后駕車趕到。接著,董事非常抱歉地說:“社長先生,抱歉讓您久等了。我看我們就搭您的車前往參觀吧!”原來,董事以為土光也是乘公司的專車來的。
土光面無表情地說:“我并沒乘公司的轎車,我們去搭電車吧!”董事當場愣住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原來土光為了杜絕浪費親自以身作則,不使用公司的車,而乘電車。這件事立刻傳遍了整個公司,上上下下立刻心生警惕,不敢再隨意浪費公司的物品。由于土光以身作則點點滴滴的努力,東芝的情況乃逐漸好轉,改變了制度混亂的局面。
總之,管理者在帶隊伍的過程中,首先要給員工做出榜樣,用自己的行為給大家作出示范,這是令人信服乃至心生敬畏的前提。
此外,在觀念上與時俱進,在戰(zhàn)略上先人一步,在危機管控上更敏銳……都是管理者勝任崗位角色應有的素養(yǎng)。經驗表明,如果管理者某一方面存在短板,那就容易在某次危機來臨時失去對局面的掌控,導致功敗垂成。
歷史上的宋徽宗不但是宋代的國君,更是一位著名的書畫大家,他的花鳥、人物、山石繪畫作品被稱為神品。在北京的嘉德拍賣會上,他的《寫真珍禽圖》曾經創(chuàng)造了235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紀錄。
身為一國之主,宋徽宗沒有在軍事上抵擋住金人的進攻,沒有給自己留下帶領全國人民卷土重來的機會,就做了亡國奴。被俘虜后大約過了十年,他死在了異國他鄉(xiāng),連一個葬身之地也沒有。
孔子說:“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是器皿,要善于根據情勢的變化靈活自主地變通,能夠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對管理者來說,在某一方面才華出眾,而在其他方面眼高手低,這無疑會加劇走向挫敗的危險。因此,管理者務必要時刻自省,想想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學會彌補這種缺失,做到揚長避短。
許多失敗的管理者也像宋徽宗一樣,他們可能是財務或物流方面的專家,但是對人力資源或營銷知識往往體會不深;他們可能在下屬面前是個好領導,但在市場面前卻不是出色的博弈者。于是,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面前,大浪淘沙過后總有失敗者的影子。贏得領導職務固然是好事,但是從承擔起管理職務的那一刻開始,我們要捫心自問:成為卓越管理者需要哪些基本素養(yǎng),自己還有哪些不足和缺陷,如何變得更優(yōu)秀,才能真正勝任崗位角色。
優(yōu)秀的管理者除了自身的才華,還要具備為人處世的品質、勝任崗位角色的素養(yǎng),并對人才、市場、戰(zhàn)略等管理主題有深刻的洞察,能運用有效的管理工具處置各種復雜難題。這都是管理者“出眾”的應有之義。
管理者不應該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權力上,更應該學會提升個人素養(yǎng)與才干,去影響身邊的人。優(yōu)秀的管理者一定不會一味發(fā)表長篇宏論、沉醉于表演作秀之中而無法自拔,而是高標準地遵守組織的各項規(guī)定,努力做得更好,從而在整個團隊中發(fā)揮表率作用,令人追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