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文:2013年第四期

風·資訊

最新導航這杯可將路況信息投影在擋風玻璃上


最新導航設備可將路況信息投影在擋風玻璃上
    導航設備廠商Garmin研制一款便攜平視顯示屏(HUD),可放置在汽車儀表盤上,將轉向方向投影在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透明薄膜。轉向方向信息通過運行Garmin街道導航或者NAVIGON衛(wèi)星導航插件的手機,藍牙傳輸至HUD設備上。
    HUD設備可以顯示轉向箭頭,下一個路口距離,當前行駛速度等信息,并能評估抵達目的地所需時間。它甚至能夠讓駕駛者知道應當進入哪一個車道,提醒潛在的交通堵塞,并顯示附近存在的測速儀。
    同時,該設備也可啟動語音轉向提示,通過智能手機揚聲器,或者通過藍牙技術在車載立體聲系統(tǒng)上播放。如果聲音信息從智能手機傳輸至車載立體聲系統(tǒng),HUD設備將同時遞減轉向語音提示信息的音量。

智能燈泡:可用智能手機控制開關

智能燈泡:可用智能手機控制開關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硅谷一家名為Smartbotics的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燈泡——Robosmart燈泡,這種燈泡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加以控制。
    Smartbotics創(chuàng)始人暨CEO凱利·科菲(Kelly Coffey)表示,Robosmart燈泡目前僅在其家鄉(xiāng)加州洛斯加托斯出售,他希望在圣誕節(jié)時這種智能燈泡能夠在美國全國銷售。
    用戶可以通過蘋果iPhone、iPad和其他設備的一款iOS應用對Robosmart燈泡進行控制。通過這款應用,即使用戶不在家中也可以開關燈泡。預計Android設備控制Robosmart燈泡的應用將于下月推出。這種智能燈泡內(nèi)置一個可與智能手機通訊的藍牙傳感器,此外還內(nèi)置了一個計時器,能讓用戶從遠處開關燈。
 
全球最薄可彎曲有機發(fā)光二極管問世

全球最薄可彎曲有機發(fā)光二極管問世
     日本東京大學和奧地利約翰·開普勒大學的聯(lián)合研究小組最新宣布,他們研發(fā)出世界最薄最輕的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可隨意彎曲,厚度僅為2微米(1毫米等于1000微米)。
    據(jù)日本時事社等網(wǎng)站29日報道,研究小組在厚度僅為1.4微米的超薄PET塑料薄膜上,成功制造了總厚度2微米、每平方米重量僅為3克的有機發(fā)光二極管。它具有良好的柔韌性,任意彎曲都不會影響其通電性能。
    有機發(fā)光二極管和有機太陽能電池是近些年材料研發(fā)領域的重點項目,并且已進入實用階段。有機發(fā)光二極管顯示設備具有省電、色彩再現(xiàn)好以及應答速度快等優(yōu)點,被視為下一代顯示材料,對其輕量化和超薄化的需求一直驅動著相關技術進步。相關研究論文已于28日發(fā)表在《自然·光子學》雜志上。

劍橋研究人員打破常規(guī) 設計淚滴形太陽能汽車

劍橋研究人員打破常規(guī) 設計淚滴形太陽能汽車
    大多數(shù)太陽能汽車都有著相對平坦和寬廣的外形來使太陽能板的表面最大化,劍橋大學的團隊希望成為第一個獲得世界太陽能車挑戰(zhàn)賽的英國獲獎者,因此他們選擇設計了一種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淚滴狀電動汽車設計。世界太陽能車挑戰(zhàn)賽將在10月舉辦,屆時將有來自26個國家的47只隊伍,從北部的達爾文市前往南部的阿德萊德,進行3000公里的比賽。今年也將是劍橋見習工程師第三次參加這一賽事。
    這種汽車的原型被命名為“決心號”,劍橋大學生態(tài)比賽團隊的負責人Keno Mario-Ghae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決心號是與眾不同的,因為它克服了影響大多數(shù)太陽能汽車的主要限制。通常太陽能汽車的結構都是考慮空氣動力性能和太陽能性能之間的權衡設計的。這是過去10年間的設計方式,我們完全改變了這個概念,我們認為太陽能性能需要適應于太陽的移動,但是汽車必須達到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為了使汽車盡可能的快速和強大,我們需要找到分離兩種想法的方式,而不是找到它們之間的平衡。”
 
委內(nèi)瑞拉那你在自制獨創(chuàng)功能性機

委內(nèi)瑞拉男子自制獨創(chuàng)功能性機械手臂
    來自委內(nèi)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安吉爾-桑吉諾(Angel Sanguino)制造了一款獨創(chuàng)性機械手臂,使他能夠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務,并重新開始電子工程師生涯,贍養(yǎng)自己的家庭。
    一位醫(yī)生建議桑吉諾接受終生殘疾的現(xiàn)實,但是他主張建造屬于自己的仿生手臂,并贏得了科學、技術和發(fā)明獎。2012年,33歲的桑吉諾騎著摩托車與非法街頭賽車碰撞在一起,之后桑吉諾被匆忙送往急診室,但醫(yī)生表示必須將他的左手臂切除。同時,桑吉諾還遭受了嚴重的內(nèi)部器官損傷和腿部骨折。
    這位電子工程師很清楚截肢手術是特殊的外傷,他曾在一家計算機零部件廠商工作,無法只使用一只手臂正常工作。期間一位整形外科醫(yī)師告訴他應當對自己的身體殘疾狀況妥協(xié),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他有其它的想法。當他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接受治療時,他得知妻子馬上就要生孩子了,這使得他決定自制一款仿生手臂,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
    這款自制仿生手臂是由連接電池的小型發(fā)動機驅動,傳感器連接至他的鎖骨,用于探測活動狀況。該仿生手臂聚焦于功能性,而不是審美角度,桑吉諾現(xiàn)計劃研制一款新仿生手臂,使其更像是人類真實手臂。

美國宇航局“全球鷹”無人機跟蹤大西洋颶風

美國宇航局“全球鷹”無人機跟蹤大西洋颶風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從下個月開始,美國宇航局將使用遠程無人機對大西洋颶風進行調查,從颶風的誕生地一直跟蹤到其轉為熱帶氣旋后消失的地方,新型無人機被命名為颶風和強風暴哨兵(H3),是一款被經(jīng)過改裝的全球鷹無人機,科學家試圖使用無人機對颶風進行深入研究,揭示颶風形成的環(huán)境與內(nèi)部因素,本項調查不僅可對颶風的形成有所掌握,同時也可提高對颶風預測的能力。全球鷹無人機將飛躍颶風誕生的大西洋東部,沿著颶風的移動路線展開跟蹤調查,直到颶風降低為熱帶氣旋并最終消失。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科學家斯科特·布勞恩認為有了無人機的長航程,我們可以對颶風進行連續(xù)跟蹤,獲得此前無法收集到的風暴數(shù)據(jù)。來自海面的潮濕空氣蒸發(fā)在大氣循環(huán)的作用下可引發(fā)風暴形成,加入美國宇航局的全球鷹無人機可以從大西洋東部一直跟蹤颶風,飛行時間可達到30個小時,但這取決于無人機攜帶多少檢測儀器。研究人員特別感興趣的是撒哈拉的干燥、炎熱是如何影響颶風的形成。根據(jù)無人機去年夏天收集的數(shù)據(jù)表明,干旱的空氣可能會抑制風暴的形成,來自非洲的炎熱大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颶風的形成。

尚•自動化生活
 
英國男子發(fā)明空氣動力汽車全球最環(huán)保

德國酒吧招募機器人酒保:會調雞尾酒和飲料  
    匈牙利Antro公司設計出一款可折疊的電動摩托車,使用者可輕易將其折疊帶上火車或放在汽車后備箱中,不必再為找不到停車位而苦惱。這種摩托車名為MOVEO,使用碳纖維材料制造,重約25公斤,時速可達45公里,每次充電可續(xù)航35公里,而且只需要1小時即可充滿電。到達目的地后,車主不必費力尋找停車位,只需數(shù)秒鐘就可將其折疊起來,像拎手提箱那樣帶入辦公室。據(jù)悉,Moveo的售價為2000英鎊(約合人民幣1.9萬元),將通過網(wǎng)絡出售。
英國最新3D技術24小時打印迷你人物模型

英國最新3D技術24小時打印迷你人物模型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你是否認為迷你玩偶和人形公仔只是專為知名人物設計的嗎?目前,最新3D打印技術能夠為你訂身制作迷你玩偶,僅需要24小時完成。
    栩栩如生的人物模型高度分為三個規(guī)格,從15厘米至25厘米,使用3D掃描和打印技術結合在一起成功捕捉每個人的相貌特征。這些人物模型的身體結構非常細致,可呈現(xiàn)具體的衣物、珠寶手飾、面部表情,甚至精確至口紅顏色的深淺,這些詳細的人物特征均可呈現(xiàn)在“高等級合成”塑料模型中。
    這種3D打印系統(tǒng)叫做“My3DTwin”,是3D打印公司Cadvanture和掃描公司Levavo的合作項目。為了建立迷你人物模型,人們必須從每一個角度由50個相機進行拍攝,用大約用15分鐘完成。

 

中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ǎng)(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nèi)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wǎng)

關注中國傳動網(wǎng)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