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建議車速低于15公里開征擁堵費引發(fā)爭論

時間:2010-11-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清華大學教授陸化普,研究交通規(guī)劃二十多年。他建議收擁堵費,稱這是新加坡最成功的經驗,車速低于15公里,馬上收費。超過20公里,再放行。

      城市堵車代價高昂

  假設讀完一個MBA需500個學時,你平均每天在車上的時間是1小時,你一年在車上的時間能讀完1個MBA。

  假設每周陪父母吃飯的時間是1小時,你每天在車上的時間是1小時,你每周在車上的時間能多陪父母吃飯7次。

  如果你是體育明星姚明,那么你每天平均在車上的時間是1小時,相當于每年為之損失金錢1875萬元。

  新聞背景

  清華大學教授陸化普,研究交通規(guī)劃二十多年。他說,中國的擁堵現(xiàn)在還沒上檔次,北京剛開始,中國的所有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副省級城市,也就三五年,全都得進入這種狀態(tài)。他建議收擁堵費,稱這是新加坡最成功的經驗,車速低于15公里,馬上收費。超過20公里,再放行。

  在央視著名記者柴靜和陸化普就堵車一事的深刻對話中,陸對柴靜說:“以后出門隨身帶副牌吧”;而對于限制車輛緩解交通,他認為:“我們有多道防線,比如說第一道就是收擁堵費?!?/p>

  南京人的一本 經濟賬

  養(yǎng)車一個月1000多,你還收費?

  南京市民汪先生家住南湖地區(qū),單位在上海路,他買了輛車??蛇@有車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如意,原因就是汪先生算了一筆賬:

  汪先生買的是別克車,車價加上各種稅費,花了近11萬。其中第一年的保險費特別高,是4800多元,每個月分攤下來要400元。

  停車費大概花在這3處地方:小區(qū)200元+單位200元+外出逛街購物100元,一個月要500元。

  至于油費,油耗是百公里9.2升油,按照一年的油價平均值,算起來差不多就是百公里60元。從家到單位一個來回接近10公里,也就是每天油費6元,每個月的工作日算20天,總共120元。雙休日帶家人出門,一個月下來大概120元。再加上其他,一個月的油錢最起碼300元。還有一個費用不能忽略,那就是違章罰款,估算一個月最少也要有50元。

  400+500+300+50=1250。也就是說,汪先生每月花在愛車上的錢至少要1250元。“都這么貴了,還要收擁堵費?”他很不滿。

  如果改打車:

  滿打滿算每月750元

  汪先生如果不買車,哪怕每天上下班全靠打的,一天來回大概需要25元。就是一個月滿打滿算30天都打車,也不過才750元。

  如果坐公交:

  每月還不到100塊

  如果改為坐公交,“那省的錢可就多了。”汪先生沒有月票,按投幣2元計算,他工作日上班的成本,每天就4元,20天共80元。

  南京人的一本 時間賬 平均每天堵掉半個小時

  在零點公司發(fā)布的《2008福田指數(shù)中國居民生活機動性指數(shù)研究報告》中,測算了國內8個城市的堵車成本。調查顯示,南京人每天在擁堵上平均所花的時間是36分鐘,而南京人能忍受的極限時間是44分鐘;相比之下,北京的情況就更“慘”了:北京人每天平均花在擁堵上的時間為55分鐘,而北京人能忍受的極限時間為53分鐘堵車,已經超過忍受限度了!

  如果說,時間的換算還不夠清楚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折合成金錢再來看看:零點公司發(fā)布的《2009福田指數(shù)中國居民生活機動性指數(shù)研究報告》指出,北京的擁堵經濟成本為每個月335.6元,上海的擁堵成本為263.6元、武漢182.1元。這份2009版本的調查并未將南京統(tǒng)計其中,但我們可以參照2008年的零點公司數(shù)據:2008年,南京人平均每個月花在擁堵上的成本是132.6元,占總收入的6.6%;北京平均375元,占總收入的12.5%。

      綜 合

  “擁堵費”怎么收呢?

  南京還不到收擁堵費的程度

  隨著城市道路的日趨擁堵,各種各樣的治堵方式也相繼“浮出”水面,征收擁堵費作為其中一項,也不斷地被提出來。記者也多次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南京目前的道路交通尚未到要收取“擁堵費”的程度。

  而所謂的“擁堵費”,是通過在交通擁擠時段,對部分區(qū)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收不收“擁堵費”,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假如市區(qū)交通真正堵得不行,那收取擁堵費也將會不得已而為之。

  若收,也是對高排放和中心區(qū)實施高峰期收費

  那么,一旦收取擁堵費,會采取何種方式呢?該人士對這個問題也有些“茫然”。他表示,對這樣一項尚未實施的措施來說,討論征收方式應該是“之后之后”的事情了。

  不過,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假如征收“擁堵費”,無外乎對高排放和超標排放車輛采取限行措施,對部分通道、中心區(qū)等實施高峰期道路擁堵收費。

  治堵,不能單靠征收擁堵費

  當然,該人士也認為,排堵不僅僅是靠收取“擁堵費”??v觀全國各個“堵城”,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汽車數(shù)量大幅增加、交通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節(jié)點不通暢、公共交通方式未實現(xiàn)無縫銜接都是原因。

  對于陸化普的觀點,有網友表示:你路不通暢,我沒向你要擁堵費,反而要我交擁堵費,是何道理?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