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的大力推行下,我國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有了較大突破,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60%,與上年相比增長59.2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640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63%。
隨著車輛保有量的增長,充電樁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對于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主而言,在小區(qū)安裝充電樁成為解決充電難題的良策。但申請難、電容配額易滿往往成為增樁的阻力。
與增樁難對應的,是大量閑置的充電樁。這些充電樁或無人維護失修或為技術含量較低的慢充樁。新能源車主更傾向于使用快充樁,慢充樁逐漸被閑置,而閑置的慢充樁的拆除成本幾乎與設備成本相當,慢充樁便成為了棘手的遺留問題。
目前充電樁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充電樁質量參差不齊、使用率較低、經濟效益較低等。對此,相關部門要加強管理,提高充電樁建設門檻,落實建設維護機制,企業(yè)應不斷適應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快充設施占比。
面對充電樁發(fā)展的難題,目前已有企業(yè)想出了應對之策。近日,威馬推出了“私樁共享”服務:京津冀地區(qū)所有擁有私人充電樁的用戶,可通過即客行微信公眾號申請免費置換“國網電動&即客行智慧低碳充電樁”,將自家充電樁的空閑時間開放給其他電動車用戶付費使用。
私樁共享的出現將有效緩解用戶充電難題。據統(tǒng)計,截至 2022年5月,全國合計公共充電樁 141.8 萬臺,而隨車配建充電樁(私人充電樁)數量遠遠超過公共充電樁,達到216萬臺,而私人充電樁70%的時間處于閑置狀態(tài)。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的今天,利用好大量的私人充電樁閑置時間,可以錯開用戶充電高峰、緩解電網壓力、提升電網效率調動社會資源效益最大化。在推進“私樁共享“的全面落地之余,威馬還加快公共充電領域的合作。目前,威馬已經接入超過47萬根充電樁,在全國公共充電樁總數的占比超過33%。
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保障,與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息息相關。隨著新能源車起量,大功率快充市場的需求將更趨明顯。私人充電樁的閑置使用將會有效改善新能源車主的用車體驗。
當然,“私樁共享”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充電樁在所有權上歸屬私人樁主,由物業(yè)方協助管理,共享后信息接入到運營商的運營平臺,多方角色的加入使得后續(xù)管理可能會出現混亂的局面。此外私樁的閑置時間多為白天,該時段與大部分新能源車主的充電時段并不相符,這也就意味著“私樁共享”并不一定能帶來足夠數量的使用者。
盡管如此,私樁共享仍為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的解決開了一個好頭,我們也期待著車企在實踐中摸索出更為科學高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