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pollo平臺扔下一顆名為Pandora的重磅炸彈,某些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尷尬了

時間:2018-01-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7年12月28日,百度Apollo平臺攜手國內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扔下一顆名為Pandora的重磅炸彈,此舉將極大地加快無人駕駛落地的進程,卻也會讓不少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

2017年12月28日,百度Apollo平臺攜手國內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扔下一顆名為Pandora的重磅炸彈,此舉將極大地加快無人駕駛落地的進程,卻也會讓不少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

簡單地說,Pandora指的是一套以激光雷達、環(huán)視攝像頭模組、多傳感器融合和感知識別算法為一體的自動駕駛開發(fā)者套件,它實際上是一種新型的“多傳感器融合”技術。

通常,業(yè)界所說的“多傳感器融合”,都是指對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多種傳感器各自分別收集到的數據所做的“數據融合”,而Pandora的法則是“硬件層面的融合”,即在硬件層面就將攝像頭、激光雷達集成到一起,然后再將采集到的數據統(tǒng)一輸送到計算平臺。

在Pandora的開發(fā)過程中,禾賽主要負責硬件產品的設計和制造,而百度Apollo負責整體系統(tǒng)的定義和算法的適配。但目前尚不清楚,Pandora中采用的激光雷達,是不是禾賽的混合固態(tài)Pandar40。

為什么要做Pandora,它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禾賽方面認為,對大多數涉足自動駕駛的公司來說,搞定一套傳感器方案,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往往需要耗費一個小團隊至少6-8個月的寶貴研發(fā)時間,才能勉強做到“不拖后腿”,而這又僅僅是“重復發(fā)明輪子”的一個過程。Pandora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研發(fā)痛點而生。

做“硬件層面的多傳感器融合”,Pandora并不是第一家,硅谷激光雷達公司AEye早在2013年成立之初就這么干了;《建約車評》在報道硅谷激光雷達初創(chuàng)公司Innovusion也采取了激光雷達和攝像頭在硬件層面融合的方案。

禾賽科技CEO李一帆和百度Apollo主任研發(fā)架構師王亮都在這次Pandora的發(fā)布會上詳細解釋了硬件層面的多傳感器融合對整個行業(yè)的積極意義,隨后,《建約車評》也請教了地平線創(chuàng)始人余凱、馭勢科技創(chuàng)始人吳甘沙、主線科技創(chuàng)始人張?zhí)炖?、智行者科技?chuàng)始人張德兆等多位業(yè)內人士,多位受訪者一致認為,像Pandora這種多傳感器融合方案,是“大勢所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