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大陸制造業(yè)時代成“主角”,臺媒引發(fā)擔憂

時間:2016-12-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臺媒稱,大陸有許多制造業(yè)生產基地,例如東莞就曾以制鞋業(yè)享譽國際,但面對人力成本上漲,產業(yè)面臨艱難轉型,政府推動自動化升級以來,東莞就積極響應,推出許多機器換人的計劃。

臺媒稱,大陸有許多制造業(yè)生產基地,例如東莞就曾以制鞋業(yè)享譽國際,但面對人力成本上漲,產業(yè)面臨艱難轉型,政府推動自動化升級以來,東莞就積極響應,推出許多機器換人的計劃。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2日報道,為維持以形成的產業(yè)聚落、推動產業(yè)轉型,推動產業(yè)自動化升級,在珠三角地區(qū)的制造業(yè)城市中,以東莞反應最為熱烈,據東莞市經信局數據,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東莞機器換人專案資金項目申報共1485個,預計減少8.7萬名勞工,引發(fā)機器人搶飯碗的討論。

中山大學經濟學教授林江分析,目前珠三角的機器換人階段,還停留在低階的機器手臂替換人力,只能代替部分重復在生產線上操作的工人,工廠缺人情況還是存在的,只有產業(yè)發(fā)展到以中高階智慧機器人替換人力時,才能說“機器人搶飯碗”,否則短期內談機器與人搶工作還有點太早。

林江認為,機器人侵蝕人類工作,也會使人類從重復勞動中解放,去從事更高智能的工作,因此自動化或高端人才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而在推動轉型的過程中,因為機器設備的成本考量,也仍未全面普及。東莞市五株電子行政總監(jiān)曾國權表示,公司在2012年就開始進行智能轉型,雖然可以減少人力和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一些設備初期的成本投入太大了,動不動就是幾百萬(人民幣)。他坦言,公司還未全面更換智能設備,就是因為成本考慮。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