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放原油進口是否時機未到?

時間:2013-08-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從長遠看,中國雖然會發(fā)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但仍不可能快速放緩對原油的需求。中國中化集團總裁助理鐘韌對媒體預測,到2020年,中國石油需求總量可能超過7億噸,其中,有2/3的量都要依賴進口。

中國正考慮向國企石油巨頭之外的更多煉油廠開放原油進口市場。2014年,中國將至少新增1000萬噸原油配額。

據了解,早在2001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時,中國就曾承諾,2006年-2010年期間,原油、成品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總量逐年增長15%。就目前看,確實有不少民營企業(yè)近年來獲得了中國商務部頒發(fā)的原油和成品油進口或經營資質,一些民營企業(yè)如浙江廣廈等,也獲準進入原油存儲領域,但整體情況是,民營企業(yè)仍難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下稱“中石化”)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下稱“中石油”)等分庭抗禮。

因此,幾乎每年業(yè)界都會聽到全國工商聯或民營企業(yè)家們呼吁放開原油進口限制。路透社昨日稱,中國進口主體結構要同步“多元化”——以往進口原油的權限都掌握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兩大公司的買油規(guī)律很容易被對手吃透。

“現在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放寬民營企業(yè)進口油品的配額,使得采購主體更為豐富,有利于在國際市場上的‘集團作戰(zhàn)’。”路透社稱。

“理論上看,增加原油進口的配額數量,可讓中國能源的來源更多元化,保證市場供應,增加市場活力。同時,此舉也符合促進非公經濟發(fā)展36條(俗稱‘新36條’)的規(guī)定。”能源專家林伯強告訴記者,畢竟,從長遠看,中國雖然會發(fā)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但仍不可能快速放緩對原油的需求。

中國中化集團總裁助理鐘韌對媒體預測,到2020年,中國石油需求總量可能超過7億噸,其中,有2/3的量都要依賴進口。

不過,林伯強分析,短期看,中國放開原油進口“還不太靠譜”。一方面,據目3月27日國家發(fā)改委公布的新版成品油定價機制,中國汽、柴油仍跟著國際市場的變動進行上調或下調,且以10天為一個周期。“10天時間意味著,原油和成品油市場仍有套利和投機的空間,同時,由誰來監(jiān)督民營企業(yè)的市場操作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林伯強分析。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yè)往往都不會虧本進行買賣。“萬一國際原油價格相較之前出現大跌或大漲,民營企業(yè)是否能像‘三桶油’那樣有足夠、且不計成本的進口動力,可能要打上疑問號。”林伯強說,“另外,就現實情況看,民營企業(yè)能否與石油巨頭們進行競爭,也存在一定的疑問。”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2009年也曾公開表示,“為避免出現鐵礦石進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國不宜放開石油進口權。”中國鐵礦石談判之所以屢屢“受制于人”,不僅是因為中國市場的需求,更因為中國中小鋼企太多,“大而散”的格局讓中國的議價能力有限。

事實上,也有能源專家說,對中國來說,最好的路徑仍是“逐步放開”,先觀察市場的變化和情況,在有經驗的情況下,再完全放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