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價上漲的趨勢下,消費市場對節(jié)能產品的消費訴求越來越強。
3月28日,發(fā)改委副主任公開表示,今年中國將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的透明度。盡管新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思路是為了更靈敏的反映國際市場變化,增加定價的透明度,保證中國能源安全和市場供應。但對于習慣看漲油價的汽車消費者而言,仍有不少人將它解讀為油價上漲頻率加快的信號。
成品油定價機制仍然堅持企業(yè)根據市場變化情況,按照政府指導價確定的原則,國內成品油價格仍然不會實現(xiàn)與國際油價的接軌,但縮短了調價周期,會對中間商囤油的操作行為有所遏制。按照以往的經驗推斷,國際油價上漲會被“更敏感”地反映出來,油價頻繁漲價的現(xiàn)象將會更顯著。
近幾年油價“只漲不跌”的現(xiàn)象引起民怨不斷,但在一線城市中,油價上漲不但沒能阻止汽車消費需求的下降,反而由于公共交通的發(fā)展不盡人意,刺激了更多消費者購車訴求增大,交通擁堵狀況也因此變得更惡劣。在油價破8后,消費市場對油價高企的恐慌心理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消費者購買節(jié)能產品的意愿更強,新能源車型的關注度已開始升溫。
記者一位朋友準備購買30萬元左右的車型,之前的備選車型集中在中高級車型上,也包括奧迪A4L、寶馬3系以及奔馳C級等讓利幅度大的入門級豪華車。但油價破8后,這位朋友突然轉向購買了雷克薩斯的混合動力小車。盡管對于他而言,油價本身的壓力并不大,但油價的大幅上漲的趨勢卻令他產生恐慌心理,雷克薩斯小車省油、省維修保養(yǎng)成本的巨大誘惑,讓他的購車計劃來了一個180度轉彎。深圳的出租車師傅們也發(fā)現(xiàn)了新能源車的優(yōu)勢,近期深圳燃油附加費上漲到4元,但乘坐純電動出租車則可省去燃油附加費。據悉,購買純電動出租車的車主購車成本比普通燃油車高了10萬元,但每天可節(jié)省2/3的使用成本,一年下來可節(jié)省7萬元。今年,深圳將繼續(xù)新增500輛電動出租車,更多消費者可以親自體驗到電動車,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型的抗拒消費心理。
在油價上漲的趨勢下,消費市場對節(jié)能產品的消費訴求越來越強,不少新能源車的省油亮點受到消費市場的關注。南北豐田目前都推出了混合動力車型,并在江蘇常熟的研發(fā)基地努力實現(xiàn)混合動力技術的本土化生產。繼日產聆風、雪佛蘭沃蘭德進入中國市場后,新能源車今年將再次獲得發(fā)展機遇。本田飛度混合動力、本田insight混合動力車型將在今年陸續(xù)引入中國市場,而飛度純電動車還將計劃在廣本工廠投入國產。此外,在中國政府已經出臺高達12萬元的補貼政策,分別為中央及地方政府各補貼6萬,而電動汽車也開始實施免征車船稅政策。對于車市低迷的2012年,也許正是新能源車發(fā)展的重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