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最新“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二季度貨物貿易順差685億美元,二季度直接投資凈流入402億美元。此前,海關總署10日公布,我國7月出口意外增速,貿易順差創(chuàng)下自2009年2月以來的新高,至314.84億美元。
與之相應,美國商務部11日公布,上半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增長近12%,達1334億美元。業(yè)界擔憂,人民幣升值壓力料將增大,截至昨天,人民幣對美元沖至6.38,連續(xù)五個交易日刷新紀錄。
但渣打銀行預計,近期人民幣升值加速并非常態(tài),仍維持今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為6.31的判斷。而下半年隨著歐美債務危機影響顯現,我國出口增速可能下降,但順差未必收窄。
外儲超3.18萬億美元7月順差意外攀高
8月16日下午,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最新“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外貿出口和直接投資凈流入兩大關鍵數據雙雙增長,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繼續(xù)呈現雙順差。
根據最新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常項目順差為696億美元。其中最受關注的貨物貿易順差為685億美元。同時,二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670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402億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98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793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增加2777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外匯儲備數字繼續(xù)攀高,二季度再增1369億美元,令中國外匯儲備總規(guī)模突破3.18萬億美元。
此前,海關總署8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7月我國對外貿易意外增速,貿易順差繼續(xù)擴大,創(chuàng)下了自2009年2月以來的新高。其中,進出口總值3187.72億美元,同比增長21.5%,環(huán)比增長5.7%;進口1436.44億美元,同比增長22.9%,環(huán)比增長2.8%;出口1751.28億美元,同比增長20.4%,環(huán)比增長8.1%;貿易順差擴大至314.84億美元。
在歐美債務危機沉重、歐美經濟普遍疲軟的時候,我國外貿數據卻攀新高,讓人詫異。對此,渣打銀行經濟分析師李煒接受筆者采訪表示,歐美債務危機的影響尚未反映在當期外貿數據上,有一定的滯后性。而且,歐美經濟盡管疲軟,但仍在緩慢復蘇,從歐美經濟數據來看,盡管GDP增速走低,但進口并未下降。此外,在復蘇初期,中國商品由于低廉的價格優(yōu)勢,可能更受歡迎。
另外,西南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認為,6、7兩個月貿易順差的拉大更多為季節(jié)性因素所致。受西方圣誕節(jié)因素影響,圣誕訂單效應開始顯現,致使出口攀升較快。
歐債美債影響漸顯下半年順差未必收窄
意外攀高的出口增速,還能繼續(xù)保持高位嗎?對此,筆者采訪獲悉,隨著歐美債務危機影響顯現,出口增速很可能下降,但順差未必就能收窄。
莫尼塔經濟學家林崑認為,若歐美主要國家在較長的時間內增長乏力,外需形勢將不容樂觀,對出口的拖累將明顯放大。莫尼塔預計,三季度出口增速為21.5%;進口增速為26.2%.中投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李云潔認為,下半年出口面臨三重不確定因素,一是發(fā)達國家經濟放緩;二是人民幣屢創(chuàng)新高或打擊低端中小企業(yè)出口,近幾個月加工貿易已經連續(xù)下滑。這兩點會拉低出口。但此外,大宗商品價格若維持近期走低趨勢,將降低全球通脹水平,發(fā)展中國家可以放緩甚至停止已經維持將近一年甚至超過1年的緊縮政策,這將利好我國出口。
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增速達25.8%,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部主任李健預計,全年外貿增速在15%到20%之間的可能性較大。李健稱,目前全球金融市場處于動蕩之中,發(fā)達國家市場有下滑的風險,同時新興市場又處于通貨膨脹的泥潭中,這些都有促使外部需求減弱的可能性。
至于順差,野村證券預計,今年全年,中國貿易順差將會較去年的1830億美元有所收窄,而且經常項目順差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占比也會進一步收窄至2.9%,明年將會是1.4%.但渣打銀行認為,即使出口增速下降,但由于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進口增速亦可能同步下降甚至下降更快,這樣的話,下半年我國順差未必能夠收窄。
筆者查閱海關總署公布的7月進出口商品主要國別(地區(qū))總值表發(fā)現,7月份,由于日本震后經濟恢復,我國對日本的出口大幅反彈,增速高于進口,但對歐美的出口增速則明顯低于進口增速。
美對華逆差高企人民幣升值壓力仍大
而在外貿及直接投資凈流入雙順差的格局下,人民幣匯率再次成為焦點。
首先,歐美對人民幣升值的施壓料將加劇。美國商務部上周四公布貿易數據稱,今年上半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增長近12%,達到1334億美元。其中,6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為267億美元,為2010年9月以來最高,也是紀錄第五高。當月對華出口額下降1.1%,至77.3億美元,進口額增長4.9%,至343.9億美元。該數據超出市場預期,美國制造業(yè)聯盟稱,打擊包括操縱匯率在內的不公平的貿易機制應當提上貿易議程首位。
從7月中國外貿數據來看,雖然對美國的進口增長明顯快于出口,但7月份順差高企,也將給人民幣升值帶來壓力。
近期在美元走弱的情況下,人民幣一再創(chuàng)匯改以來新高,人民幣遠期市場升值預期也接連攀高。截至15日,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升值幅度已達3.44%,超過去年全年的升幅。1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828,連續(xù)五個交易日改寫匯改以來新高紀錄。
而直接投資凈流入同時攀高,又使人民幣升值陷入兩難境地。熱錢涌入,令中國面臨更大通貨膨脹壓力,也給國內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帶來困難。假如“縱容”人民幣升值加速,熱錢勢必流入更為猛烈迅速。渣打銀行經濟分析師李煒接受筆者采訪認為,近段時間人民幣升值加速不會是常態(tài),目前官方也并未表態(tài)會加速人民幣升值,渣打銀行預計人民幣升值仍將保持既定步伐,到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為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