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的機器人研究并非全都在鉆研制造冷酷無情的殺人機器。其中有些是為了救死扶傷,就像海軍計劃研制為無人飛機運送的傷員提供治療的醫(yī)療機器人一樣。
海軍研究局最近宣布將尋求制造一種名叫“自主急救系統(tǒng)”(ACCS)的醫(yī)療機器人。該系統(tǒng)最初的任務是監(jiān)測危重傷員的生命體征。不過,海軍希望醫(yī)療機器人最終能夠為傷員提供輸液、給藥、麻醉、積液吸除及吸氧等服務,并幫助控制傷員的體溫。
按照海軍的設想,醫(yī)療機器人可以在6個多小時內對若干“危及生命的臨床疑難病情”進行診斷和處理———或是自主實現,或是在人工操作員的協(xié)助下實現。為了進行某些關鍵的處理,“自主急救系統(tǒng)”將配備自帶的藥箱,其中包括“腎上腺素、苯腎上腺素、多巴胺、后葉加壓素及肌松劑”等藥物。
軍方和民用部門對機器人醫(yī)療的研究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擁有軍方頂尖技術的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最近與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聯手開展“機器人外科應用”以及“電腦化臨床治療員”的研究。
ACCS將是一種體積很小的機器人。海軍希望其重量最多不超過30磅,能夠方便地放到直升機里。但海軍想要的不光是機器人醫(yī)生。它還在物色無人駕駛救護車———最好是能夠飛行的。海軍研究局稱,它希望“無人駕駛的地面車輛或空中飛行器”將能在未來用于運送部隊傷員或災難受傷人員,而與之配套的醫(yī)療機器人將能在傷員轉運過程中對傷員進行“有效的監(jiān)護和控制”。
這樣的設想并非遙不可及。以色列人許多年來一直在從事無人駕駛救護車的研制。在美國,運送貨物的無人飛機樣機也已經出現。海軍則希望編制出軟件,以便能夠通過語音指令,讓貨運機器人在無需人工領航員協(xié)助的情況下運送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