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彌漫著強烈的鐵礦石上漲預期,鋼貿商也按捺不住囤貨熱情。高礦價一直是國內鐵礦石相關產業(yè)的痛處,不僅是鋼廠抱怨,鐵礦石加工企業(yè)、礦貿商也對高礦價誠惶誠恐!
礦產商主動限產
北京普德金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福一直有鐵礦石冬儲計劃,臨近春節(jié),王永福的鐵礦石冬儲計劃還未完成。王永福透露其原因是:“現(xiàn)在國內礦貨源緊缺,很多國內礦山還在繼續(xù)限電,處于半停產狀態(tài)?!?
蘭格鋼鐵網爐料部分析師孫明分析說,目前國內礦企多是處于“季節(jié)性”停產,受政府強行限電的地區(qū)不多,國內精粉產量有限的原因,主要是鐵精粉加工成本太高,以及年后鐵礦石漲幅不確定導致。
“現(xiàn)在港口堆積的鐵礦石供國內鋼廠一季度使用綽綽有余!”礦貿商武漢東冶經貿有限責任公司業(yè)務經理曹勁松告訴筆者,在高礦價、明年鐵礦石漲幅不確定的情況下,國內礦企更愿意選擇少生產或者提前放假。
由于鐵礦石價格太高,導致國內部分中小鋼廠已主動限產、停產。據曹勁松透露,河北、河南、湖北已有部分中小鋼廠停產。而鋼廠停產會減少鐵礦石需求量,從而對礦價上漲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這才是無法確定年后礦價漲幅的主要原因。
據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2010年鐵礦石進口量顯示,2010年,中國進口鐵礦石達到6.186億噸,相比2009年的6.276億噸減少899萬噸,下降幅度為1.4%。這是自1998年這12年來,中國進口鐵礦石首次出現(xiàn)同比下降。
業(yè)內人士認為,如果礦價繼續(xù)走高,將導致2011年鐵礦石進口量進一步縮減,從而抑制礦價上漲幅度。
市場上彌漫著強烈的鐵礦石上漲預期,鋼貿商也按捺不住囤貨熱情。高礦價一直是國內鐵礦石相關產業(yè)的痛處,不僅是鋼廠抱怨,鐵礦石加工企業(yè)、礦貿商也對高礦價誠惶誠恐!
礦產商主動限產
北京普德金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福一直有鐵礦石冬儲計劃,臨近春節(jié),王永福的鐵礦石冬儲計劃還未完成。王永福透露其原因是:“現(xiàn)在國內礦貨源緊缺,很多國內礦山還在繼續(xù)限電,處于半停產狀態(tài)。”
蘭格鋼鐵網爐料部分析師孫明分析說,目前國內礦企多是處于“季節(jié)性”停產,受政府強行限電的地區(qū)不多,國內精粉產量有限的原因,主要是鐵精粉加工成本太高,以及年后鐵礦石漲幅不確定導致。
“現(xiàn)在港口堆積的鐵礦石供國內鋼廠一季度使用綽綽有余!”礦貿商武漢東冶經貿有限責任公司業(yè)務經理曹勁松告訴筆者,在高礦價、明年鐵礦石漲幅不確定的情況下,國內礦企更愿意選擇少生產或者提前放假。
由于鐵礦石價格太高,導致國內部分中小鋼廠已主動限產、停產。據曹勁松透露,河北、河南、湖北已有部分中小鋼廠停產。而鋼廠停產會減少鐵礦石需求量,從而對礦價上漲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這才是無法確定年后礦價漲幅的主要原因。
據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2010年鐵礦石進口量顯示,2010年,中國進口鐵礦石達到6.186億噸,相比2009年的6.276億噸減少899萬噸,下降幅度為1.4%。這是自1998年這12年來,中國進口鐵礦石首次出現(xiàn)同比下降。
業(yè)內人士認為,如果礦價繼續(xù)走高,將導致2011年鐵礦石進口量進一步縮減,從而抑制礦價上漲幅度。
礦貿商不敢瘋狂囤貨
澳大利亞昆士蘭洪災導致國內對進口鐵礦石緊缺預期升溫,導致港口鐵礦石庫存量激增。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11月份澳大利亞、巴西鐵礦石進口量占所有進口量的66.39%,如果澳大利亞昆士蘭洪災災情繼續(xù)蔓延,將對國內鐵礦石進口量產生較大影響。
由于澳大利亞昆士蘭洪災導致鐵礦石海運受影響,國內鋼廠加大了印度粉礦的進口量,致印度粉礦價格上漲較為明顯。據外盤報價,印度粉礦1月初期盤價格為174美元/噸,而1月17日已漲至185美元/噸,上漲11美元。
印度為抑制鐵礦石出口,不僅抬高礦價。17日媒體報道稱,印度政府計劃在4月1日開始的2011-2012財政年度對鐵礦石出口統(tǒng)一加征20%的出口關稅。
礦價上漲預期越發(fā)強烈,致港口庫存再創(chuàng)新高。據蘭格鋼鐵網信息監(jiān)測數(shù)據顯示,1月14日,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量大幅增加至8229萬噸,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1492萬噸,增幅達22.15%。
對于前期已囤有大量鐵礦石的貿易商,更希望看到礦價上漲,但是對于原本鐵礦石庫存不高的礦貿商,目前近乎耗盡了鐵礦石囤積的熱情,更希望礦價平穩(wěn)。
礦貿商曹勁松告訴筆者,資金就好比雞蛋,“不能全放在一個籃子里”。目前礦貿商并沒有瘋狂囤積鐵礦石,畢竟礦價處高位,大量囤積鐵礦石會占用大量資金。只是氣候因素加強了礦貿商對短期礦價上漲預期,因而會加大部分資金囤積鐵礦石。
至于后期礦價走勢,孫明分析說,目前國產礦均價在1420元/噸,進口礦均價在1330至1340元/噸,后期進口礦還有追漲國產礦價的空間。而國產礦受進口礦價支撐,回調空間有限。由于國產礦價基本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tài),因此上漲動力不足。由于整體鐵礦石資源量供應有限,礦價將在高位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