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迎來DeepSeek時刻

時間:2025-03-04

來源:OFweek 人工智能網

導語:時刻(moment),這個概念最早來自西方20世紀劍橋學派的新共和主義。波考克的書籍《馬基雅維里時刻》中,將時刻賦予了一種特別意義,形容從弱小、分散到強有力的共同體的形成,便稱之為“時刻”。

  在科技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經歷過很多時刻:“iPhone 4時刻”,喬布斯用iPhone 4滑動解鎖了一個新時代。“ChatGPT時刻”,Open AI帶著大模型,讓生成式AI成為風暴中心。

  ChatGPT出現的時間是在2023年,兩年過去中國出現了“DeepSeek時刻”。有人戲言:“2023年ChatGPT將在未來取代很多人的工作;2024年ChatGPT將在未來取代很多人的工作。2025年,DeepSeek取代了ChatGPT的工作。”

  DeepSeek的到來,也能稱之為“DeepSeek時刻”。這代表著:指把深奧難懂、價格昂貴的先進技術,下放到低價或免費產品上。

  在DeepSeek的影響下,汽車芯片也迎來了DeepSeek時刻。

  01

  DeepSeek上車的三種方式

  DeepSeek出現后,多家車企迅速宣布接入DeepSeek。截至目前,包括:吉利、奇瑞、比亞迪、長城、零跑、嵐圖、東風、智己、長安、上汽通用、廣汽、一汽大眾、北汽極狐、Smart、江汽、一汽紅旗、一汽奔騰、上汽寶駿、極氪等。

  不過各家接入的情況并不相同,從DeepSeek上車的具體應用場景來看:

  吉利將自研大模型星睿與 DeepSeek-R1 進行深度融合,不過沒有明確上車節(jié)點。未來吉利星睿大模型或能為用戶提供車輛控制、主動對話、主動售后等交互體驗。

  極氪的消息更為明確,DeepSeek 大模型的融合落腳點為智能座艙,與自研的 Kr AI 大模型融合后,語音助手 AI Eva 能力將得到提升。

  東風汽車旗下包括嵐圖、猛士、奕派、風神和納米多個子品牌將在近期陸續(xù)搭載應用 DeepSeek 大模型。

  具體車型上,東風猛士917汽車智能座艙已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接入,部分車型在 4 月的上海車展前通過 OTA 升級獲得更新。嵐圖知音將成為汽車行業(yè)首個融合DeepSeek的量產車型,用戶可在2月14日后通過OTA更新。

  智己汽車上車方式是統(tǒng)一模型接口平臺。在智能座艙引入DeepSeek、豆包、通義千問、智譜AI等國產大模型,統(tǒng)一模型接口平臺,不同功能調用不同大模型。落地時間還沒有明確告知。

  寶駿汽車的上車方式是DeepSeek 大模型與自研中樞大模型為“雙模部署”,系統(tǒng)后臺會根據適用場景,自行調用對應的大模型。場景包括智能語音助手、智能推薦等。

  結合最近各大車企公布的DeepSeek大模型融合情況,可以看到DeepSeek的上車重點還是在智能座艙領域。

  大致有三類上車方式:

  一波車企如吉利等,是選擇借助 DeepSeek的蒸餾能力對自研大模型進行訓練,相當于一個互補訓練。通過微調融合,和自家原有的模型變成一整個大模型。

  另一波車企像東風系的嵐圖、猛士、奕派、風神、納米等,還有長城汽車、上汽智己,則是會有統(tǒng)一大模型接口平臺,不僅是DeepSeek,其他常見的大模型豆包、智譜AI等也涵蓋其中。

  當然也有第三波,蹭熱度的車企。比如一汽大眾,他們確實接入了DeepSeek,不過不是在車上,而是內容產出上。一汽大眾宣布“新媒體AI內容運營平臺”接入DeepSeek,覆蓋60+經銷商、1000+賬號,降低銷售人員工作強度。說白了就是營銷素材的產出用了DeepSeek,和車確實沒太大關系。

  不管怎么說,現在車企公布的DeepSeek上車,都是在智能座艙端。DeepSeek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語音助手,能夠讓車內的語音助手說起來更有人味而已。一個能寫出滿分作文的語音助手,對于車主來說,用處也不大。

  之前業(yè)內在討論,為什么這么多車企都宣布接入DeepSeek,但是沒有“華米蔚小理”。因為如果只是升級語音助手,那理想 MindGPT、蔚來的NomiGPT、小米汽車的小愛同學等,已經能夠實現DeepSeek作為語音助手的很多能力。

  02

  汽車芯片,DeepSeek時刻

  不過,DeepSeek用來做語音助手屬實有點浪費了,其實DeepSeek更強的潛力還在智能駕駛上。

  智駕方案目前在往端到端方向收斂,從BEV+Transformer的兩段式方案往一端式方案迭代。此前Waymo曾基于Gemini訓練了一個一段式的智駕端到端模型EMMA,展示了大語言模型具備成為智駕專業(yè)模型的潛力。并且,EMMA模型可自監(jiān)督,泛化能力很強,優(yōu)化訓練后在一些表現上甚至超越專業(yè)智駕模型,這因此展示出DeepSeek訓練成智駕模型、且好用的可能性。

  DeepSeek本身的COT(鏈式思考,即DeepSeek每次給出回答前顯示的思考秒數和思考過程)能力能賦予DeepSeek超越EMMA的表現能力。

  一些有遠見的車企,其實已經釋放信號了。

  2月10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全系新車全系搭載智駕,接入DeepSeek,高階智駕開始覆蓋10萬元以下車型。車企開始把豪華車才有的智能駕駛功能,安裝到售價不到8萬元的平價車上。

  無獨有偶,長安、吉利、寶駿等品牌,也在做類似的事情。

  長安表示,2025年起全面停售非數智化新車,要將激光雷達下放到10萬元以下車型上;吉利將在今年3月初對外發(fā)布AI智能化戰(zhàn)略。

  Deepseek-R1的驚艷之處是通過重新設計訓練流程,以少量SFT數據+多輪強化學習的方法(也即大家說的學生模型向教師模型對齊的過程),在提高了模型準確性的同時,也顯著降低了內存占用和計算開銷。

  過渡到智駕領域,需要大規(guī)模集群的云端運算,包括模型訓練、仿真驗證、數據閉環(huán)等方面,但推理任務可彈性擴展,構建輕量化模型,云端的架構也可以在CPU+GPU+FPGA的異構計算架構里尋求資源利用率更高的優(yōu)化方案。最終在芯片受限的有限條件里走一條中國企業(yè)突圍的路。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日前也提到:“DeepSeek大模型給全球科技圈帶來震撼——它既實現了媲美OpenAI的體驗,又將成本壓縮到極低。未來十年,AI將驅動汽車發(fā)生重大變革。”

  2024年,國產智駕集體進入“端到端”時代。

  很多車企投入巨資,大量購買乃至囤積算力卡。理想智駕研發(fā)副總裁郎咸朋曾表示,伴隨著智駕參數量的持續(xù)擴大,以及未來智駕向 L4 級的深入,理想每年單在算力集群上的花銷就達到 10 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72.8億元)。

  DeepSeek所采用的“蒸餾法”,允許在非安全領域內減少對高算力芯片的依賴,用國產工規(guī)或消費級芯片實現替代,進一步降低整體成本。

  現在,把錢砸向算力不再是唯一的解題思路。

  舉個例子,在高通8650平臺上,DeepSeek可以將推理響應時間從20毫秒降至19毫秒,同時算力利用率從近乎100%降至65%。原本100TOPS跑通城市NOA成本約7000,Deepseek介入后,有望在成本5000內實現,甚至可能讓地平線征程6E芯片也能跑通城市NOA,顯著推動高階智駕落地。

  汽車計算芯片方面,本土的芯片廠商如地平線、黑芝麻提供低成本算力方案。

  黑芝麻這邊,武當C1200家族芯片已經完成DeepSeek模型部署,另外華山A2000也將全面支持基于DeepSeek的多模態(tài)大模型。武當C1200家族是黑芝麻智能專為多域融合、艙駕一體應用場景推出的高性能計算平臺。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場營銷官楊宇欣認為:“DeepSeek作為多模態(tài)大模型的代表,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端側高效推理能力,推動智能駕駛系統(tǒng)從“感知驅動”向“認知驅動”升級,有助于降低開發(fā)門檻。”黑芝麻智能專為下一代AI模型設計的 A2000芯片,已支持當前主流大模型的部署,通過軟硬件協(xié)同優(yōu)化,幫助車企減少算法適配成本,加速功能迭代。

  地平線方面,地平線的征程6E芯片,是當前智駕行業(yè)最具性價比的算力芯片之一,可以支持高速領航、自動泊車,以及城市記憶領航等智駕功能,而且整套價格在5,000元以下,相當具有競爭力。

  在地平線創(chuàng)始人兼CEO余凱看來,2025年智能駕駛將迎來真正拐點,接下來將是智駕競爭的關鍵三年。

  東風汽車研發(fā)總院黃睿認為:“汽車對于傳感器的依賴短期內可能仍然存在。對于高端訓練芯片和推理芯片,隨著以DeepSeek為代表的技術的發(fā)展,依賴程度可能會越來越低。”

  03

  結語

  不過,目前全球80%以上的大模型是基于英偉達芯片訓練的。短期內要用DeepSeek+國產芯片的方案去替代英偉達芯片難度不低。在汽車的智能駕駛上,也需要進一步的磨合。

  在面對DeepSeek是否能在汽車行業(yè),也拉低AI對硬件的依賴這一問題時,東風汽車研發(fā)總院黃睿表示:“汽車對于傳感器的依賴短期內可能仍然存在。對于高端訓練芯片和推理芯片,隨著以DeepSeek為代表的技術的發(fā)展,依賴程度可能會越來越低,我相信國內的AI企業(yè)和相關工作者將通過算法和工程化的不斷創(chuàng)新,走出一條屬于我們國家的發(fā)展道路?!?/p>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