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此舉正值美國和全球通脹飆升之際。今日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6月份美國通脹率達到9.1%,為40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時,人們對可能出現(xiàn)經濟衰退的擔憂也在加劇。
分析人士稱,大宗商品、原材料、運輸和勞動力成本的上漲,確實給芯片行業(y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是,通脹也給消費者的開支蒙上了一層陰影,這使得定價決策成為了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
今年早些時候,消費者對智能手機、PC、電視和游戲機的需求明顯減弱。設備制造商們也表示,未售出商品的庫存正在增加。其中,三星電子已通知其一系列產品的供應商,將暫停發(fā)貨。
英特爾的許多關鍵PC客戶,如宏碁和華碩電腦,均已發(fā)出低迷預警。宏碁董事長陳俊圣周三表示,宏碁已不再面臨芯片短缺的問題。他說:“一些芯片供應商的CEO最近甚至給我打電話,希望從他們那里購買更多的芯片。如今,情況已經發(fā)生了變化?!边@意味,芯片市場已由當時極度缺料的賣方市場,逐步轉為買方市場。
今年4月,英特爾在第一季度財報會議上也警告稱,需求正在減弱,并在隨后的活動中重申了黯淡的宏觀經濟前景。當時,英特爾高管就暗示將漲價。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當時表示,英特爾“將產品重新組合到更高的價位”。而CFO戴夫·齊默(Dave Zimmer)稱,英特爾“正在某些細分市場尋找提價機會?!?/p>
對此,英特爾今日在致媒體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我們曾表示,由于通脹壓力,將提高某些業(yè)務的定價。如今,我們已開始將這些變化告知客戶?!?/p>
與此同時,英特爾的同行、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臺積電已告知客戶,將從2023年開始提價,漲幅為一位數(shù)。而不到一年前,臺積電剛剛進行了十年來最大幅度的提價。
此外,中芯國際也已告知投資者,將通過提價來反映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否則,增加的生產成本將使其毛利率下降10%。
信越化學(Shin-Etsu Chemical)、勝高(Sumco)和昭和電工(Showa Denko)等芯片材料供應商均已告知客戶,他們將提價至少20%。
而全球第三大晶圓材料制造商“環(huán)球晶圓”(GlobalWafers)CEO多麗絲·許(Doris Hsu)最近也證實,該公司將針對芯片制造客戶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