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自動化的生產線、智能化的機器人等,將代替大量從事重復性、機械性工作的勞動者,可能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職業(yè)崗位消失。
事實上,近年來機器人發(fā)展迅速,工業(y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以及特種機器人滲透到了各行各業(yè),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向社會公示相關新職業(yè)信息,其中就有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其中之意就是要逐步解決,隨著機器人行業(yè)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人才缺乏難題。
毋庸置疑,機器換人已成為大勢所趨。有專家表示,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事實上早在2020年的時候,全球就有近30%的基礎工作崗位,已經(jīng)開始由機器人來操作了,只不過在2025年的時候,這一比例會增加到50%以上而已。
對于哪些職位容易被淘汰,報告也指出,2025年前,基礎服務行業(yè),比方說快遞員、外賣員、快餐店工作人員、卡車司機、理貨員、機械操作員、生產線工作人員等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會被率先淘汰。
此前瑞士洛桑理工學院一項研究也表明,最可能被替代的10類工作是:屠宰場和肉類加工包裝員、建筑工、沖壓工和紡織工、分類員和農產品加工員、門衛(wèi)和保工、護理師、包裝工、餐廳和自助餐廳服務員和調酒師助手、配餐工、家傭、車輛清洗工。
機器人會替代許多基礎工作,但另一方面又會衍生出許多新的職業(yè),比如機器人的研發(fā)、操作、維護等等,也就是未來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會不斷增加,想要緊跟時代,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無論何時,人才總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