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嵐科技發(fā)布新品雅典娜,批量價格6000元起
思嵐科技雅典娜支持激光視覺雙重導航,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配備激光雷達、一體式超聲波、深度攝像頭、防碰撞、防跌落等多種傳感器,可幫助機器人更靈活面對實際場景需求。其價格突破了萬元門檻,批量價格僅為6000元起。
點評:從激光雷達到模塊化定位導航解決方案,再到通用機器人開發(fā)平臺,思嵐科技的成長路徑可以概括為“越來越貼近用戶”。
雅典娜Athena打破“好用的底盤太貴,便宜的底盤不好用”的底盤市場尷尬境地,有望幫機器人企業(yè)大大的降低研發(fā)成本,也利于加速服務機器人產(chǎn)業(yè)化的落地。
避開了激光雷達領域殘酷的同質化競爭,在服務機器人迎來高增長的前夕,滿足更多場景下的模塊化定制需求是快速起量的法寶……之一。
2
優(yōu)艾智合完成兩輪數(shù)千萬元融資
優(yōu)艾智合宣布其在2018年與2019年各完成一輪數(shù)千萬元人民幣融資。優(yōu)艾智合成立之初主要做智能巡檢移動機器人,應用于城市公交車輪胎的金屬異物探測等巡檢維保場景,后來切入工業(yè)場景,疫情期間也推出了消殺機器人。
點評:夯實的底層算法和技術是應對多種應用場景的有力保障。
在當前疫情影響下,對于機器人公司而言,業(yè)務橫向擴張和延伸的前提是“有錢又有人”,錢是生存保障,人才是發(fā)展保障。
3
陜西高校研發(fā)自動巡檢機器人,助力我國高鐵安全運行
由陜西科技大學工業(yè)設計研究所設計開發(fā)的自動巡檢機器人,是一款實時進行高鐵大型主控機房安全巡檢的智能機器人,具有自動巡檢、自動回充、智能判別、自動報警等功能,可對機房內情況監(jiān)測的覆蓋,實現(xiàn)對高鐵數(shù)據(jù)、傳輸機房、信號站的及時維護和巡檢。
點評:巡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已從電力逐漸向鐵路、機場、管廊、核環(huán)境等領域延伸,這些領域的突出特點是高門檻、高要求、高利潤,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進入巡檢領域的廠商將會快速增加。
當技術進步與剛需程度逐漸達到平衡時,巡檢機器人市場有望迎來爆發(fā),GGII保守測算巡檢機器人的市場空間至少在百億級別。
4
新加坡消毒機器人已在校園內試用
新加坡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種消毒機器人XDBOT,該機器人模仿人類的動作,可以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減輕清潔工人的負擔,可通過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進行無線控制,無需清潔劑與表面接觸,從而降低了從潛在污染區(qū)域感染病毒的風險。
點評:相對于產(chǎn)線上對于精度和效率的高要求,服務場景下的消毒機器人對于技術的側重會有所差異。
工業(yè)場景下側重導航和控制的精度、效率;服務場景下則更加側重避障、柔性和自主性。
疫情催生了機器人的剛需,同時也衍生了更多的應用可能性,相信疫情過后,更多的機器人應用場景將得到拓展和滿足。
5
Nuro 無人駕駛汽車為加州新冠醫(yī)療中心運送物資
硅谷初創(chuàng)公司Nuro正在部署一款小型機器人,以在加州的兩個臨時設施為醫(yī)務人員和患者運送重要的物資。該公司緊湊的矩形電動汽車大約是傳統(tǒng)汽車尺寸的一半,類似于無窗滾動式烤面包機。它們僅用于運輸貨物,沒有座椅或內部用于人的駕駛控制裝置,可以攜帶各種材料,包括診斷試劑盒、藥品、食品、水、辦公用品等。
點評:區(qū)別于室內配送,室外配送對于技術的要求更高更復雜,目前大部分公司處于早期研發(fā)和小范圍試運行階段,尚未有規(guī)?;某墒鞈?。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對于技術的高要求導致的高成本,如導航、控制、人工智能芯片、電池、通訊模塊、人機交互等多方面的高要求,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商業(yè)模式未最終形成,終端對于價格的敏感度較高,缺乏前期試錯和落地的場景。
可以看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室外配送的落地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