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放棄智能眼鏡后,英特爾下一步將調(diào)整自動駕駛業(yè)務】上周,國外媒體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消息稱,英特爾將關掉Vaunt智能眼鏡所在的可穿戴產(chǎn)品團隊。
這一消息隨后得到了英特爾的確認。
Vaunt智能眼鏡正式發(fā)布于今年2月,由英特爾的新設備部門(NewDeviceGroup)設計和研制。它吸取了GoogleGlass的失敗教訓,盡量減少佩戴之后對他人的侵入性,因此沒有朝向正前方的攝像頭,僅使用超低功率的激光投影器投射紅色單色影像至佩戴者視野的右下角,分辨率為400*150像素。
這種設計使得Vaunt在外觀上看起來跟普通框架眼鏡沒什么不同,但也限制了作為一款可穿戴設備所能提供的信息量。Vaunt只能為佩戴者顯示基本的通知、文字和導航等信息,實用性非常有限。
對于英特爾而言,無論是手環(huán)、手表還是智能眼鏡,都沒能在市場上真正火起來。2015年下半年,英特爾把NewDeviceGroup(NDG)部門并入了NewTechnologyGroup。
經(jīng)過此次調(diào)整,英特爾可能將暫??纱┐飨嚓P產(chǎn)品的內(nèi)部研發(fā)。而在可穿戴品類之外,英特爾即將調(diào)整的另一塊業(yè)務是自動駕駛。
去年1月的CES消費電子展上,英特爾推出了整合了自家處理器和基帶芯片的自動駕駛平臺Intel Go。面向車廠和自動駕駛合作伙伴,Intel Go提供Atom+Arria10和Xeon+Arria10兩個版本的車載自動駕駛平臺。其中Arria10 FPGA可以讓開發(fā)者靈活適配5G下的不同頻段,同時也可以跟英特爾的LTE基帶XMM 7360做整合,直連4G網(wǎng)絡。
從內(nèi)部架構(gòu)層面看,Intel Go由英特爾2016年11月成立的自動駕駛事業(yè)部(ADG)研發(fā)。在英特爾完成對以色列公司Mobileye的收購之后,ADG將被整合到Mobileye體系中,由Mobileye的首席技術官領導。
這意味著,Intel Go的命運也存在不確定性。
在4月18日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Mobileye中國區(qū)總經(jīng)理蘇淑萍告訴CSDN記者,英特爾高層對自動駕駛業(yè)務的策略還在商定中,目前還沒有更多消息可以公布。
從經(jīng)營模式來看,Mobileye有兩個產(chǎn)品線。第一個是芯片+軟件的前裝形態(tài),主要客戶和最終用戶都是車廠,比如通用、上汽、寶馬、沃爾沃等等。
但Mobileye不會和車廠產(chǎn)生直接的買賣合同,要通過tier1廠商來做集成,再作為最終解決方案交付給車廠使用。Mobileye在全球有十幾個tier1合作伙伴,比如德爾福、麥格納等等。
第二條產(chǎn)品線主要是后裝。Mobileye提供的是ADAS成品,通過各個國家和市場的代理商來提供。
就目前而言,Mobileye會怎樣整合英特爾的自動駕駛事業(yè)部還無法確定。但從今年CES上Mobileye提出視覺優(yōu)先(VisionFirst)的解決方案來看,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策略很可能還是Mobileye占據(jù)主導。
所謂VisionFirst,是指讓車載AI像人類駕駛者一樣,更多依賴視覺來反應、決策和控制車輛。相比更常見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視覺獲取的信息量是最豐富的。另外,視覺方案所用到的傳感器目前在量產(chǎn)上是成本最低的。
而對于英特爾來說,它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優(yōu)勢是產(chǎn)品線齊全。除了現(xiàn)成的Atom、Xeon等處理器,還有靈活性極強的FPGA、全頻段的5G基帶、Nervana深度學習芯片等。
再加上Mobileye自己的EyeQ系列視覺處理芯片,以及眾包形式的REM路網(wǎng)采集管理系統(tǒng),英特爾接下來推進自動駕駛的最大障礙可能就是不同市場的合法合規(guī)性和公眾接受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