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我國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究獲突破,創(chuàng)新性地制備了半導體六量子點芯片

時間:2018-02-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科技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半導體量子芯片研制方面再獲新進展,創(chuàng)新性地制備了半導體六量子點芯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了半導體體系中的三量子比特邏輯門操控,為未來研制集成化半導體量子芯片邁出堅實一步。

根據科技部官網消息,中國科技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半導體量子芯片研制方面再獲新進展,創(chuàng)新性地制備了半導體六量子點芯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了半導體體系中的三量子比特邏輯門操控,為未來研制集成化半導體量子芯片邁出堅實一步。國際應用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應用》日前發(fā)表了該成果。

開發(fā)與現(xiàn)代半導體工藝兼容的半導體全電控量子芯片,是當前量子計算機研制的重要方向之一。郭光燦團隊中的郭國平教授研究組長期致力于半導體量子芯片研發(fā),近年來曾先后實現(xiàn)半導體單電荷量子比特普適邏輯門、兩電荷量子比特控制非邏輯門等成果。

近期,郭國平與肖明、李海歐、曹剛等人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分析,創(chuàng)新性地設計了T型電極開口式六量子點結構,該結構使得控制比特與目標比特有較強的耦合,同時兩個目標比特之間的耦合較小,很好地滿足了實現(xiàn)兩個控制比特對目標比特受控非門的操控要求。他們利用優(yōu)化設計的高頻脈沖量子測控電路,成功實現(xiàn)了世界上首個基于半導體量子點體系的三電荷量子比特邏輯門,進一步提升量子計算的效率,為可擴展、可集成化半導體量子芯片的研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物理評論應用》審稿人認為,這項工作是半導體量子點量子計算方向的一個重要進展,詳細、清楚地展示了高水平的實驗技術,將引起學界對該領域極高的研究熱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