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制造核心技術之一的物聯網,近期明顯加快了商業(yè)化的步伐,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這一過程中,物聯網在智能制造產業(yè)中的基礎地位日益凸顯,已然成為聯結各項智能制造技術的紐帶和促進技術融合的橋梁。
“中國制造2025”提出兩年以來,我國智能制造產業(yè)在相關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迅速成長,智能制造各項技術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呈現出全面開花的良好局面。作為智能制造核心技術之一的物聯網,近期明顯加快了商業(yè)化的步伐。中國聯通完成窄帶物聯網全局網絡部署、中國電信建成全球首個覆蓋最廣的商用新一代物聯網等重磅消息紛紛傳來,預示著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這一過程中,物聯網在智能制造產業(yè)中的基礎地位日益凸顯。
物聯網+機器人
機器人全面參與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已是大勢所趨。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智慧工廠、智慧家居之中,都少不了機器人的身影。作為工廠生產系統的一部分,作為家庭智能電器的一員,機器人與其他機器的連接十分重要。而物聯網的應用正是避免機器人成為信息孤島的有效辦法。
以工業(yè)機器人為例,四大巨頭庫卡、ABB、發(fā)那科、安川早已開始了在物聯網領域的戰(zhàn)略布局。借助物聯網感知、傳遞信息、智能分析決策的功能,制造商賦予了他們的機器人產品以“五官”和“智力”,使其具有視覺、觸覺甚至味覺,能夠完成大部分需要人類來完成的工作,同時加強了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信息交互,利于協調生產。
物聯網+3D打印
3D打印作為制造物體的萬能技術,與物聯網的關系也是日益密切。如今,3D打印產業(yè)由生產單獨的設備個體向開發(fā)統一的打印服務平臺轉型,而這與物聯網從生產終端設備向研發(fā)服務平臺升級的趨勢不謀而合。把3D打印機接入到物聯網的智能設備后,便可實現遠程控制。再進一步通過云技術、傳感器技術的幫助,人們就能夠更高效地控制3D打印過程,提升3D打印的品質。
同時,物聯網對3D打印技術的幫助也得到了回報。以生產速度快著稱的3D打印可以制造出更多更高效的連接設備,從而使得硬件研發(fā)速度加快。如此快的研發(fā)速度,自然會應用于物聯網連接設備的研發(fā)之中,讓物聯網產業(yè)受益。
物聯網+大數據
比起其他智能制造技術,物聯網對于大數據乃至云計算產業(yè)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可以說,物聯網是大數據產業(yè)的源頭活水。
物聯網對萬物的連接,根本上就是數據的連接。物聯網挖掘、收集數據給大數據層進行處理,再接受大數據層的數據來作用于物體。沒有物聯網,大數據產業(yè)就是無根之木。無論是阿迪達斯希望通過其新推出的3D打印跑鞋來收集用戶數據來改進產品,還是沃爾瑪想通過其智能標簽采集商品使用數據來為客戶自動下訂單配貨,背后都離不開物聯網為基礎的技術支持。
物聯網本身不是產業(yè),只有與各類傳統產業(yè)和新興產業(yè)有機結合,才能發(fā)揮出自身巨大的光和熱。如今,“物聯網+”模式的運用日漸普遍,種類持續(xù)增加,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對智能制造產業(yè)的貢獻愈來愈大。可以說,物聯網已經成為了聯結各項智能制造技術的紐帶和促進技術融合的橋梁,凝聚起更大的向心力推動智能制造產業(yè)向前邁進。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yè)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