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至2015年間,光感測器元件的市場滲透率快速增加,主要是拜三星所賜;”IHS資深分析師MarwanBoustany表示:“三星引領了RGB感測器、手勢感測器、光學脈搏感測器(opticalpulsesensor)甚至是紫外線(UV)感測器的大量采用。”
據(jù)市場研究機構IHS的最新報告,來自三星(Samsung)、蘋果(Apple)與中國廠商的需求將驅動光傳感器(lightsensor)市場在2013至2016年間成長16%,到2016年達到7.67億美元的營收規(guī)模。
蘋果與三星引領潮流,中國業(yè)者也迅速跟進。在2014年,三星在整體手機用光感測器的采購支出占據(jù)43%,采購總金額達2.718億美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脈搏感測器。蘋果則是排名在三星之后的光感測器第二大買主,2014年總采購金額達1.295億美元,占據(jù)整體市場19%;蘋果所采用的是客制化的高性能元件。
IHS估計,到2017年蘋果將會采用三合一元件,因為該類解決方案屆時在尺寸與性能上應可達到該公司的要求。至于中國OEM廠商在光感測器市場的采購金額占整體比例為23%,采購內容大多數(shù)是標準低成本元件,僅有少量高成本、高性能產品。
“中國廠商會為了產品差異化、或是為了與三星和蘋果的旗艦機種一較高下,而嘗試各種解決方案;”Boustany表示,中國廠商的另一個特色是通常會尋找多個感測器供應商來源,從3家到6家以上都有:“中國市場的價格戰(zhàn)非常激烈,而這也是大多數(shù)OEM最關注的因素。”
光感測器出貨量持續(xù)成長
在供應商方面,奧地利微電子(AMS)是光感測器營收與出貨量排名第一的業(yè)者,三星與蘋果都是該公司的客戶;AMS的光感測器在2014年出貨量達到7.44億顆。排名第二的供應商則是Maxim,該公司在消費性光感測器市場表現(xiàn)亮眼,2014年光感測器出貨量為1.32億顆,主要是應用于三星旗艦機種的光學脈搏感測器。
Boustany表示,在2014年有不少光感測器供應商崛起,包括臺灣業(yè)者矽創(chuàng)(Sitronix)、義隆(Elan)與億光(Everlight);其中矽創(chuàng)成功之處在于成為許多一線廠商的第二或第三供應來源,使得其業(yè)務穩(wěn)定且快速成長:“該公司營收在2014年達到2,500萬美元,成長69%。”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