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正從“政策軌”切換至“市場軌”
9月1日,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優(yōu)惠車型目錄正式落地,這意味著,從2014年9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消費者購買目錄上的新能源汽車,將較此前節(jié)約近10%的成本。在業(yè)內人士看來,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超過去年全年,政策的利好促使企業(yè)紛紛發(fā)力,無疑有助于新能源汽車駛入市場化爆發(fā)的快車道。
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超過5萬輛
隨著接二連三的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出臺,業(yè)內普遍預計,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組合拳的落地,將推動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超過5萬輛。
據(jù)了解,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工信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fā)布的《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一批)》(以下簡稱“目錄”)顯示,入圍上述免購置稅優(yōu)惠的新能源汽車共113款,涵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兩大類。
實際上,在國務院會議決定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后,為破解新能源汽車“久推不廣”困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財政部等五部委又聯(lián)合公布了《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明確了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公務用車“新能源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首先帶好頭做貢獻。根據(jù)規(guī)定,凡是全部或部分使用財政資金的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團體組織全部都要落實這一方案,覆蓋范圍達到100%,層級之多尚屬首次。
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密集出臺,終端市場銷量立竿見影。最新公開的數(shù)據(jù)顯示, 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191輛,同比增長近11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2447輛,同比增長近8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1594輛,同比增長近27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284輛,同比增長近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866輛,同比增長近37倍。
汽車巨頭發(fā)力新能源汽車
相關部門對新能源大力度的扶持,讓嗅覺靈敏的新能源汽車廠商迅速看到了商機。
據(jù)悉,國內新能源汽車產品進一步豐富,除已在各地展開銷售的國內自主品牌外,大眾、奔馳、寶馬等汽車巨頭紛紛展示了今明兩年登陸中國市場的電動車產品。包括戴姆勒與比亞迪合資打造的純電動車騰勢、寶馬的i3、i8、大眾的e- up!和e- Golf 純電動車型。
正因為競爭的加劇,上汽集團趕到免征購置稅政策實施前,和一嗨租車確定戰(zhàn)略合作,雙方宣布達成首批上千輛榮威新能源汽車的采購協(xié)議,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榮威550PLUG- IN和純電動轎車榮威E50。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認為,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密集出臺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利好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培育期轉入發(fā)展期。
北汽集團同樣將租賃業(yè)作為了增長的突破口,9月5日,全國首張免購置稅證明由北京國稅局車輛購置稅管理分局正式下發(fā)。獲得該證明的恰恰來自北汽新能源的客戶恒譽租賃公司。該公司一次性采購了90輛E150 EV純電動車,將主要面向企業(yè)和普通客戶進行租賃。
目前在插電式混合動車領域擁有優(yōu)勢的比亞迪,也在9月1日迅速推出了“手到秦來”的活動,進一步推廣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并收獲了不錯的訂單。“秦未交付的訂單達到8000多輛。”李云飛透露,比亞迪第二個電池廠9月建成后,能逐步消化以前的秦訂單和新增訂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