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幾年前設計的LNG進口終端要改造成出口終端。在美國,頁巖氣大有“一氣轉乾坤”的架勢。頁巖氣將促使美國成為國際天然氣市場上的黑馬。俄羅斯這個天然氣出口第一大國也感受到了它的挑戰(zhàn)。然而,在硬幣的另一面,頁巖氣開采方法的環(huán)保擔憂和地質隱患讓其發(fā)展受到限制。中國正在加大頁巖氣勘探和開發(fā)力度,但是,這條開發(fā)之路要怎么走,還需探討。國際頁巖氣出產大國的相關最新動態(tài),值得關注。
美國出口天然氣不再是個紙上談兵的話題。
4月16日,美國聯(lián)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正式批準了Cheniere能源公司的LNG出口項目申請,這將是美國40多年來的首個天然氣出口項目,受到了西方輿論及業(yè)界的高度關注。在可預見的未來,巨大的市場差價足以保證美國出口天然氣有利可圖,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人已完全認可這個計劃,它對美國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能否起到提振美國經濟的作用,尚待時間驗證。
前景誘人
總部設在美國休斯頓的Cheniere曾是一家天然氣進口公司,但隨著美國天然氣產量的爆炸式增長,這家公司連年虧損,一度瀕臨倒閉,如今將主營業(yè)務由進口轉為出口反而迎來新生。Cheniere發(fā)言人安德魯·威爾表示,這對Cheniere和美國而言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FERC在項目審批文件中準許Cheniere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設并運營一座專門用于出口的天然氣處理終端,這座名為SabinePass的LNG出口終端預計耗資100億美元,Cheniere目前已募集到40億美元投資。
按照幾年前的計劃,SabinePass將被建成一座天然氣進口終端,如今卻搖身變?yōu)槊绹鬃鵏NG出口終端。得益于早期的工程建設,SabinePass工廠的很多建設工作,如天然氣儲氣罐、碼頭和管道均已完成,這將極大加快這座LNG處理廠的建設進度,如果一切順利該工廠將于年底竣工,預計將于2015年正式出口LNG。
與石油不同,天然氣貿易的區(qū)域性差別十分明顯,目前全球天然氣交易可分為三大市場,即北美、歐洲和亞洲,相互間的氣價差別非常大,其中北美市場價格最低,與油價掛鉤的亞洲市場氣價最高,歐洲居中。
得益于水力壓裂技術的大面積應用,美國的非傳統(tǒng)天然氣在過去的幾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開發(fā),源源不斷的新增產量完全逆轉了美國天然氣供不應求的窘境,如今美國的氣價已至近10年最低水平,平均每百萬英熱單位不足2美元,日本今年1月從也門進口的天然氣價格高達每百萬英熱單位20.87美元,相差10倍的價格為美國LNG出口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潛在利潤空間。
客戶已排隊
盡管距離出口還有幾年時間,但Cheniere的客戶已在排隊了,其中包括英國天然氣集團(BG)、西班牙天然氣公司(GasNaturalFenosa)、韓國天然氣公司(Kogas)和印度天然氣公司(Gail)。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4家公司目前已同Cheniere簽署了每年1600萬噸的LNG進口合同,而這座工廠的年均生產能力為1800萬噸。
在此之前,Cheniere于2011年成功拿到了由美國能源部頒布的出口許可,該許可允許Cheniere在未來20年內向任何不在美國制裁名單上的國家出口LNG,其中包括尚未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國家。目前已有18個國家與美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xié)定,其中包括天然氣需求旺盛的韓國,但同為天然氣進口大國的日本和西班牙則不是美國的自由貿易伙伴。目前Cheniere是唯一一家獲得向非美國自由貿易伙伴國出口LNG資質的公司。
咨詢公司桑福德·C·伯恩斯坦分析師貝福里吉表示,Cheniere項目獲批意味著美國LNG出口的黎明已經到來,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公司步其后塵,而美國也將成為繼澳大利亞、卡塔爾、也門、印尼之后,全球LNG出口的新基地。據彭博社報道,除了Cheniere,另有7家美國公司已向政府提交LNG出口申請,其中包括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阿帕奇,而Cheniere還在申請建設第二座出口終端。
美國天然氣業(yè)界認為,出口LNG的最佳時機是在2018年之前,因為全球LNG市場總體供應偏緊的趨勢在此之前仍將繼續(xù),這將保證出口有利可圖,而到了2018年,隨著澳大利亞新上馬的一批大型LNG出口項目投產,市場的供需關系將得到極大調整。
此外,在頁巖氣開發(fā)方面,目前只有北美地區(qū)進入成熟階段,其他地區(qū)仍處于初級階段,但隨著時間推移,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氣價差異將逐步縮小,屆時美國出口LNG的利潤將遭到擠壓。
爭議尚存
盡管得到了政府批準,但天然氣出口在美國仍是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不少美國能耗較大的企業(yè)擔心,一旦政府放開LNG出口限制,與國際接軌的美國氣價將隨之升高,屆時目前美國企業(yè)獨享的成本優(yōu)勢將不復存在,這將導致美企在與國際同行競爭時處于不利地位。民主黨議員愛德華·馬凱表示,LNG出口將導致美國的眾多制造業(yè)企業(yè),如鋼鐵、塑料、化肥等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而成本上升將導致企業(yè)被迫將工廠轉移到國外,而這將進一步沖擊美國嚴峻的就業(yè)形勢。
這一問題已經在美國社會引發(fā)了不少的討論,政府對此也非常關注。美國能源部今年1月19日也曾在一份報告中肯定了天然氣出口將對美國國內氣價產生的影響,該報告預計,最早到2018年,美國的氣價將因出口上升到每百萬英熱單位9美元。有鑒于此,能源部已在向Cheniere發(fā)放了LNG出口許可后暫停了所有同類項目的審批。
與此同時,美國的環(huán)保團體也反對天然氣出口,因為巨大的出口利潤將驅使能源公司更加貪婪地開發(fā)頁巖氣,其結果是導致備受爭議的“水力壓裂法”應用泛濫,對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