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供熱分戶計量

時間:2010-09-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二次大戰(zhàn)后,德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工業(yè)總產值持續(xù)增長,居民對生活舒適度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些都構成了對能源的巨大需求。

      在二次大戰(zhàn)后,德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工業(yè)總產值持續(xù)增長,居民對生活舒適度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些都構成了對能源的巨大需求。在七十年代中東石油危機和能源漲價風潮中,德國社會和經濟因此而受到強烈沖擊,甚至在一段時間內,為節(jié)省汽油,周末禁止私人汽車上高速公路行駛。
      當時統(tǒng)計結果也顯示,德國國民經濟能源耗用量的 40% ,是用于居民的供暖。而供暖總量的一半,是通過燒油來獲得的。所以,德國聯(lián)邦議會在一九七六年通過了節(jié)能法,授權聯(lián)邦政府制定相應的法規(guī)和法令,強化節(jié)能的行政措施。 
      那時通過詳細的調研得出,除了在建筑物保溫結構方面和鍋爐燃燒及供熱管網等方面外,居民供暖的收費方式,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民眾使用暖氣的習慣,同樣存在著節(jié)能的巨大潛力。
      比如,當時在德國,熱力公司按浮動的能源價格和企業(yè)其它成本定出熱量單價,再根據熱量總表記錄的供熱總量,向房產主或樓房出租公司收取總熱費。房產主然后將此熱費按樓內各家的居住面積進行分攤收這樣,由于收費與住戶具體耗熱量無關,各家使用暖氣的方式就產生很大差異。
      有一個調查的結果很有意思:在對一幢樓一百個住戶每家的所有暖氣都安上能夠開閉的溫控閥和熱分配表之后就發(fā)現,其它六十戶家庭的暖氣耗用量彼此之間竟然相差兩到三倍,另外還有十余戶彼此竟然相差十余倍。這說明,由于統(tǒng)一按固定居住面積均攤熱費,不少住戶節(jié)約意識不強,長時間將暖氣開到最大,甚至外出也不關閉導致很大浪費!
      另外一個社會調查同樣很說明問題。一九七八年冬季,對德國兩千個住宅的調查顯示,其中一半以上的家庭認為將臥室廚房和客房的溫度調到十五六度就可以了,而經?;顒拥目蛷d則需在 21 ℃ 左右。因此,住宅內溫度需求事實上也很不同,這里同樣存在很大的節(jié)能潛力。 
      所以,德國聯(lián)邦經濟部和城建部在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聯(lián)合頒布了有關房屋建筑結構和供熱設施的兩部節(jié)能法規(guī)之后,在一九八一年,又特別頒布了涉及千家萬戶的按每戶暖氣具體使用量來計算和收取暖氣費用的法規(guī),直接通過經濟杠桿來鼓勵民眾的節(jié)能意識。
      事實上在五十年代初期,德國的能源服務公司如泰西姆公司就開始嘗試在居民家中安裝測量暖氣耗熱量的裝置,用以作為計量收費的結算依據。由于這種方法在鼓勵節(jié)能,降低采暖費用,體現公平合理等方面比按面積分攤的方式有很大優(yōu)越性,所以逐步被更多的房地產經營商和居民所接受。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德國相當多的家庭事實上都已采用了這種計量裝置。所以一九八一年政府頒布的相應法規(guī),是將行之已久,趨近成熟,并已獲得廣泛應用的方法加以肯定,并全面強制性推廣。這樣做的結果是,以費用掛鉤的方式使居民普遍建立了明顯的節(jié)能意識,在出門時能象關閉電燈和水龍頭一樣關閉暖氣閥門,或者感覺房間足夠熱時關小閥門,或者不在哪個房間就不開哪個房間的暖氣閥門。由于有了計量和單價結算方法,供暖公司也有把熱作為商品保證充足供暖的積極性。
      在德國沒有固定的供暖期。冬季來前,春天之后,氣溫經常乍寒乍暖,熱力公司都是供熱的,只要人們愿意舒適,按熱交費就行了。
      節(jié)能法規(guī)的實施對德國社會各方面帶來的收效和成果都是顯而易見的。
      對于居民住戶大眾而言:
      ◇ 居住溫度的舒適度顯著提升,不必因為過熱而開窗戶,也使暖氣流量對末端樓層更加充足 ;
      ◇ 供暖付費通過節(jié)省用量而明顯減少;
      ◇ 付費體現了公平和透明,樓內住戶之間不再因為各家用量不同,卻按面積均攤熱費而引發(fā)糾紛,同時也確保了收費率。
      對于熱力公司而言 :
      ◇ 由于居民整體節(jié)省,燃煤和耗電下降,熱力公司降低了能源成本 ; 
      ◇ 可以在不增加投資的情況下,用原有供熱設施和能耗增加更多的供暖用戶;
      ◇ 根據政府規(guī)定,房子不論是否有人實際居住,都要按房屋面積交付一定比例的固定基費,因此維護管網運行等方面的管理成本和固定投資能夠得到一定補償。
      對于德國國民經濟和社會而言 :
      ◇ 通過這些措施的實行,全社會整體供暖能耗下降了 20% 到 30% ,德國每年為此可節(jié)約起碼 530 億 kWh 的能耗,相當于節(jié)省 66 億公斤焦炭,或 50 多億立升的燃油;
      ◇ 這些煤或油的節(jié)省,相應也大量減少了采掘和運輸等方面帶來的壓力和社會成本;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大幅減少,使環(huán)境和空氣的質量明顯改善。
      德國家庭供暖付費的計量和結算,主要是通過熱分配表的方法來進行的。
      由于熱分配表方法具有諸多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是多年來德國家庭供暖計量結算的主導性方法。另有其它少部分獨家住宅或安裝地熱、油爐、燃氣爐的住宅,由于耗熱主體是自家,因此其熱耗結算通過熱量表來完成,或者通過其它計量裝置與油或燃氣供應商自行直接結算。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