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盡管PLC的市場份額每年都越來越大,但依然總是有新的系統妄圖取代甚而消滅PLC.這里,對這些系統進行一番評論。
PLC的競爭系統之一:現場總線
現場總線基金會認識到,為控制目的的一個包含數字化的模擬量信號傳輸的開放標準必須要在大量的專用系統開發(fā)出來之前制訂出來。經過深入調查、分析和對目標的多次修訂,與ISA和IEC聯合開發(fā)了現場總線的標準SP50,也成為FF總線。
SP50雖然工作得不錯,但這是因為它是除了幾個廣泛應用的專用標準之外的首個開放標準,也因為行業(yè)對開放的現場總線有強烈的呼喚。有些專用網絡對SP50是有挑戰(zhàn)性的,因為它們早在SP50面世之前就已經有大量的安裝應用的基礎,這些包括AB的CONTROLNET,西門子的Profibus,還有一些名氣沒這么大的公司開發(fā)的網絡。PLC自有的現場網絡已經有足夠的安裝基礎,用戶可能只希望簡單地對它們進行升級和維護,或者進行改進,而不愿更換為SP50的兼容產品。
PLC競爭者之二:SCADA系統
遠程控制和數據采集系統(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即SCADA系統,允許用戶從一個個人計算機上顯示控制器來的信號,并好象是PLC的編程單元一樣,使用個人計算機改變控制器內存中的數據的數值。但是,SCADA系統比編程單元的功能強得多,比如:可以同時從幾個控制器上搜集數據;可以對獲得的數據從事分析和歷史趨勢;提供圖形能力,用戶可以讓編程軟件的操作員顯示屏幕包括許多可視元件,并能使狀態(tài)明白易懂。
隨著控制器網絡能力的增強,對SCADA系統軟件的需求將越來越大。目前,最好的SCADA系統軟件包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即不是由設備供應商和采購方),但現在,PLC的制造商已經開始在SCADA市場上下功夫了。目前的現狀是,越來越多的PLC被當作RTU用在各行業(yè)的SCADA系統中。
PLC競爭者之三:軟邏輯控制器
PLC技術的增長趨勢使軟邏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越來越多的軟邏輯軟件和接口是那些預言PLC行將就木的人的最新證據。軟邏輯控制器其實包括IPC,PAC,以及自稱是SOFT-LOGIC或PC-BASED系統。但是,對于在工業(yè)現場是保持一個真正的PLC,還是用軟邏輯,是存在爭議的。這些爭議,主要牽涉到可靠性、控制間隔的確定性。下面是一些關于軟邏輯的正反兩方面的爭議:
有人認為主板已經不再是由小的電子供應商制造了,一個供應商(INTEL)已經占有了全球50%以上的市場,質量更好而且也更加一致,下一代的主板將采用密封模塊,這種技術也是PLC今后必須采用的技術。WINDOWSNT操作系統,還是足夠穩(wěn)定和足以信賴的。有些軟邏輯系統在接口卡上運行一個PLC仿真軟件,這樣即使計算機死機,只要電源不斷,它將繼續(xù)運行。現代操作系統通常包含一些很好的函數,可以被編寫得好的軟邏輯程序調用,以減少或消除控制間隔的不確定性,此外,個人計算機目前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控制間隔的變化已經是非常微小了。
也有人認為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不夠穩(wěn)定,它們容易死機,而且同一時間運行的所有軟件都跟著死機,需要計算機重新啟動。個人計算機的控制間隔是不確定的,其操作系統對多任務程序的切換方法并不是按照保證確定性的方法編寫的。對一個事件和所需的控制輸出這兩個動作之間,軟邏輯沒有辦法預測其間的延遲。
不論上述爭議的輸贏如何,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軟邏輯控制在取代PLC的方面不成功的話,軟邏輯軟件依然會存在下去。所有受歡迎的軟邏輯程序現在都提供IEC61131-3標準的PLC編程語言,因此,PLC編程人員不用學習其它的計算機語言。不過,從主要的PLC供應商來的軟邏輯可能是最容易被人相信的;例如,ROCKWELL提供了SOFTLOGIX5軟邏輯系統,西門子有一個新的S7-600級的軟邏輯CPU??梢灶A見,主要的PLC供應商將繼續(xù)占領軟邏輯控制器的這個市場。
PLC競爭者之四:專用控制器
目前,PLC的市場份額中,有一半是用于機械設備制造的(業(yè)內稱OEM市場,另外一半是由過程控制、渠道和獨立系統集成商共享的)。在這個市場中,對PLC威脅最大的是各類由單片機或其它CPU構成的專用控制器。
PLC與專用控制器的競爭一直處于拉鋸戰(zhàn)的局面。最早的機械控制器是單片機,后來,PLC取代了其中的部分市場;后來,由于成本的問題,專用控制器又奪回了一些市場;之后,PLC通過降低成本,又取代了那些被奪回的市場;現在,這種拉鋸狀態(tài)依然在繼續(xù)。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讓PLC在這種拉鋸戰(zhàn)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