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ACC正在歐洲規(guī)劃運營三家電池工廠,計劃總投資為70億歐元(約552億元人民幣)。第一個工廠位于法國北部,目前正在努力提高產量,另外兩個工廠分別位于意大利泰爾莫利(Termoli)和德國凱澤斯勞滕(Kaiserslautern)。
產能方面,ACC三家電池工廠都將目標定至40GWh,合計120GWh。
報道稱,當前,ACC 位于德國凱澤斯勞滕的電池工廠建設被叫停;位于意大利泰爾莫利的電池工廠的籌備工作也暫停。
法國北部的工作,原計劃是今年年底達到40GWh的產能,目前看來該目標很難實現。
ACC 表示,公司將根據市場趨勢調整投資速度,靈活應對,年底前會就這些工廠的命運做出最終決定。
ACC 負責人 Yann Vincent 稱,盡管今年 4 月歐洲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 14.8%,但增速有所放緩,不及燃油車和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增幅。Vincent 指出,未來的增長可能主要來自大眾市場,這是許多西方電動車制造商此前忽視的領域,而中國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在這方面發(fā)力,尤其是在歐洲市場。
今年已獲超340億元融資
ACC在當地時間2024年2月12日宣布,其完成了新一輪重大融資,規(guī)模約44億歐元(約346.74億元人民幣),是歐洲汽車行業(yè)有史以來最大的融資活動之一,資金將用于在法國、德國和意大利開發(fā)三個“超級工廠”。
在獲得融資之際,ACC的三大股東Stellantis、道達爾和梅賽德斯-奔馳也追加注資,從而導致所有權結構發(fā)生變化。
據悉,當前Stellantis持有ACC 45%的股份,奔馳持有30%,道達爾能源旗下電池子公司Saft擁有25%。
資料顯示,Stellantis 在2023年的汽車銷量達到640萬輛,僅次于豐田集團、大眾集團和現代集團,是全球銷量排名第四的車企。
Stellantis由標致雪鐵龍集團(PSA Group)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于2021年合并而成,旗下擁有眾多知名汽車品牌:標致、雪鐵龍、歐寶、沃克斯豪爾、阿爾法·羅密歐、克萊斯勒、道奇、瑪莎拉蒂、藍旗亞、菲亞特等。
梅賽德斯-奔馳2023年的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銷量為249.18萬輛,同比增長1.5%;純電車型銷量為24.07萬輛,同比增長61%,純電輕型商務車銷量為2.27萬輛,同比增長51%。
道達爾能源是一家多元化能源公司,在全球生產和銷售包括石油、生物燃料、天然氣、綠色燃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在內的能源產品。2020年8月,《財富》雜志發(fā)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顯示,道達爾能源排名第25位。
歐洲電池本土化成本高
歐洲一直在尋求電池供應的本土化。歐盟委員會設定的目標為:希望在2025年、2030年分別實現69%、89%的電池自主生產。
然而,歐洲電池企業(yè)的供應鏈高度依賴海外,導致其成本較高。
維科網鋰電了解到,當前產業(yè)鏈成熟地區(qū)的鋰電相關企業(yè),選擇至非洲摩洛哥建廠的不在少數。其背后的邏輯是,無論是人工成本,還是環(huán)境限制、政策限制等因素,摩洛哥都是更好的選擇,還有一個最關鍵的點,是摩洛哥就在歐洲的邊上,離歐洲市場非常近。
而受供應鏈影響,有消息稱比亞迪匈牙利工廠或放棄自建電芯產能。原因將原材料運至匈牙利制造電池電芯,與將成品電池運至匈牙利的成本差別不大,甚至運輸電池的成本更低。
有數據顯示,歐洲目前僅生產電池關鍵原材料的1%……
最后要說的是,在歐洲市場上的電池企業(yè),英國電池公司Britishvolt已破產,瑞典電池生產商Nilar也在申請破產。即使是號稱“歐洲寧德時代”的Northvolt,目前也未公開過交付信息!
在歐洲進行動力電池本地化生產,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