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退,國內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出海成為企業(yè)尋求新增長點的重要戰(zhàn)略部署。相比國內工控行業(yè)市場,海外工控市場較大,2023年全球工業(yè)自動化市場超萬億人民幣,中國工控市場規(guī)模約為全球的四分之一,自主品牌出海市場遼闊。
在工控領域,多家企業(yè)通過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開展跨國并購、建立銷售網絡、開啟對外投資、實現技術轉讓等方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和參與國際化競爭,讓中國制造逐漸走出國門。
匯川技術
作為一家有著全球視野和前瞻性眼光的企業(yè),國際化一直是匯川技術發(fā)展的核心戰(zhàn)略之一,早在2012年,匯川就開啟了自己的國際化探索,相繼成立了子公司香港匯川、 印度匯川,主要服務東南亞、韓國市場,經過10年發(fā)展,匯川技術的海外服務已覆蓋 20 多個國家,外的市場團隊人員規(guī)模已超200人。
為了配合公司國際化的進程以及不斷滿足國際客戶日趨強烈的本地化供應需求,匯川于 2022 年正式在匈牙利籌建第一個歐洲生產基地。目前,匈牙利工廠已作為匯川在歐洲的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并已進行部分電梯電氣產品的試產工作,預計2023年底可以實現批量生產和交付工作。
在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市場,匯川技術結合行業(yè)分布、市場容量、工藝需求,海外團隊給客戶提供了高穩(wěn)定性高節(jié)能型的解決方案,滿足了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中控技術
中控技術持續(xù)加大在東南亞、中東、非洲、歐亞等海外地區(qū)的市場布局和開拓,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日本、荷蘭、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設立子公司,不斷提升海外本地化運營能力,為海外用戶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已成功將公司核心產品應用推廣至50多個國家。
中控在海外的項目往往通過單點項目打入,做成標桿項目后逐步滲透的方式。目前,公司已經進入多家海外大型客戶的A 級供應商名錄,產品與服務實力得到驗證,未來將在更多項目得到滲透,毛利率與凈利率也將逐步提升。目前海外收入占公司收入比例僅4%,2022 年新簽合同額為5.18 億元,收入為2.5 億元,2023 年上半年新簽合同額為3.04 億元,同比增長109.6%。
英威騰
近年來,英威騰成功開拓了澳洲、法國、意大利等多個國際市場,極大擴大了市場份額與影響力,為穩(wěn)居全球光伏行業(yè)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在2023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海外營業(yè)收入7.61 億元,同比+61.48%,2021/2022/2023H1,公司海外營收總營收的26.3%/27.6%/34.5%,實現快速增長。據公司2023 年中報披露,主要系工業(yè)自動化系列產品、UPS、光伏逆變器海外銷售均取得較好增速,特別在新興市場、獨聯體、非洲、美洲等區(qū)域保持較高增速。海外業(yè)務毛利率來看,公司2021/2022/2023H1 毛利率分別為31.1%/38.1%/41.4%,海外盈利能力獲得持續(xù)提升。
麥格米特
麥格米特業(yè)務遍布海內外,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德國和瑞典建立了海外研究院,在泰國和印度建立了海外工廠;在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波蘭、羅馬尼亞、土耳其、印度設立海外營銷及服務資源。各研發(fā)機構通過多地聯動、各有側重、合作開發(fā),實現研發(fā)資源的有效配置。
10月底,麥格米特電氣(002851.SZ)在泰國羅勇府泰中羅勇工業(yè)園隆重舉行泰國生產基地動工儀式,項目將建設15條SMT及配套的PCBA組裝生產線,全面投產后可實現20億人民幣年產值。
偉創(chuàng)電氣
偉創(chuàng)電氣在海外成立了印度子公司,并擁有蘇州、東莞、石家莊、鄭州、印度5個倉儲中心,截至2023年6月,國內共有248個經銷商,國外共有41個經銷商。
2023年上半年,偉創(chuàng)電氣海外市場表現亮眼,海外營收同比增幅達173.88%,截至2023年6月,其國內共有248個經銷商,國外共有41個經銷商。2020—2022年,偉創(chuàng)電氣海外營收分別為4799萬元、7136萬元、2.03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8.39%、8.71%、22.39%,海外營收占比持續(xù)增加,偉創(chuàng)電氣海外客戶主要分布在一帶一路等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
昊志機電
昊志機電2021年在在營銷部下設了國際業(yè)務組,并參加了海外的行業(yè)展會,還與海外多地經銷商建立了業(yè)務聯系,通過海外優(yōu)質的經銷商打開海外市場。
為貼合海外市場需求,昊志機電攜多款明星產品:加工中心電主軸、力矩電機擺頭、精密DD轉臺、氣浮超精密電主軸、大推力直線電機、諧波減速器、機器人關節(jié)模組、六維度力矩傳感器以及Infranor集團高端產品:控制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等亮相德國EMO展。
筆者認為:
從海外市場來看,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市場增速快,國內制造業(yè)在東南亞等市場布局加速,同時國內自主工控品牌在性價比上競爭力較高,有望復制國內增長路徑,而國內工控企業(yè)可利用定制化+快速響應+價格優(yōu)勢率先打開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市場對產品標準、技術水平追求較高,國內工控企業(yè)有望通過在當地設立研發(fā)中心+搭建可觸達高端客戶渠道等方式進入該市場,工控龍頭有望率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