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國產大型郵輪今日正式出塢,預計7月15日首次試航

時間:2023-06-0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首艘大型郵輪的出塢,也意味著距摘取造船業(yè)“皇冠上最后一顆明珠”,填補國產大型郵輪空白,實現(xiàn)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零的突破這一歷史性時刻僅一步之遙。

  

“愛達·魔都”號.jpg

  “愛達·魔都”號

  我國首制國產大型郵輪H1508船今日正式迎來出塢!

  6月6日,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身系“敦煌飛天彩帶”,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2號船塢順利出塢,全面開啟碼頭系泊試驗、出海試航和命名交付的周期。

  首艘大型郵輪的出塢,也意味著距摘取造船業(yè)“皇冠上最后一顆明珠”,填補國產大型郵輪空白,實現(xiàn)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零的突破這一歷史性時刻僅一步之遙。

  目前,大型郵輪是我國唯一仍未攻克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其整船零部件數(shù)量達到2500萬個,相當于919大飛機的5倍、“復興”號高鐵的13倍;全船總電纜布置長度達到4200公里,相當于上海至拉薩的距離。大型郵輪是名副其實的巨型系統(tǒng)工程,可以直接反映一個國家的裝備建造能力和綜合科技水平。全力推進大型郵輪設計建造是中國船舶工業(yè)轉型升級、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影響力的標志性工程。

  總體進度超90%,7和8月進行兩次試航

  作為巨型系統(tǒng)工程,外高橋造船對大型郵輪的各項投入可謂是創(chuàng)紀錄。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副總經理、大型郵輪項目總建造師周琦近日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首制郵輪在出塢前的各項試驗階段,每天在郵輪上的調試工人有將近300人。目前初步看,會有各類相關方將近1000人參與首次試航,比過去任何一個項目參與人數(shù)都多。

  據(jù)澎湃新聞記者獲悉,目前,“愛達·魔都”號總體進度為94.62%,建造進度為92.159%。根據(jù)計劃,將于7月和8月進行兩次試航,全面驗證動力和推進系統(tǒng)、消防、火警、救生、通信導航、振動噪音、安全返港等涉及郵輪安全的各項功能,完成房艙和公共區(qū)域內裝工程驗收提交,并于11月份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行命名交付儀式。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總經理助理、郵輪項目部部長、大型郵輪項目建造總監(jiān)陳劍威向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介紹,6月1日至6月6日期間,首制郵輪已完成包括重量/重心和穩(wěn)性的測試、水密門沖水實驗以及出塢至碼頭后需要的各項調試檢查工作、巡航準備等。出塢后一直到7月中旬試航前的時間段,郵輪調試工作會更加繁瑣。

  對于郵輪出塢的后續(xù)工作安排方面,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生產總監(jiān)、郵輪內裝部部長、大型郵輪項目界面總監(jiān)吳曉源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目前郵輪內裝整體進展進行了85%左右。以任何一間房間為例,壁板、天花、燈已全部安裝完成,正在進行地面的施工。其中全船的鋪料(水泥等基本材料)基本都已安裝完成,根據(jù)內飾的不同需求,正在進行地毯與瓷磚的鋪設,家具也在逐步入場。

  “后一階段的工作就是圍繞郵輪內裝剩余的物量,6月預計完成800間左右的乘客艙室以及40%的乘客公共區(qū)域的報驗工作?!眳菚栽幢硎?,為配合7月中旬的試航,保障船員的住宿生活,一定要完成的區(qū)域包括船員4個主要的餐廳、廚房、艙室等,現(xiàn)在內裝工作已完成大數(shù)1000間的乘客加船員艙室,完成了所有跟船員相關的公共區(qū)域的完工報驗,船員的廚房也在近幾天逐步向船東進行提交。另外全船有53個冷庫,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二十幾個冷庫具備投入使用的條件,可以保證郵輪在出塢試航時,能夠有足夠的空間去進行存儲。

  “當下每一個節(jié)點都存在一定壓力,但很幸運基本都完成了,出塢后期還會有一些大型試驗和聯(lián)調工作,需要國內外的工程師、技術人員、調試服務商以及船東、船級社以及船廠各方密切配合?!敝袊巴飧邩蛟齑笨偨浝?、大型郵輪項目總建造師周琦表示。

  陳劍威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比較緊張的節(jié)點是到試航前的時間,需要先進行各項調試,遠不止上千項,需要保證船上的安全系統(tǒng)能正常運轉,包括一些應急切斷、安全管理、自動化信號等系統(tǒng)全部要聯(lián)動起來,有專門的邏輯,相對較難。

  “后續(xù)半年的計劃安排非常緊湊?!敝茜榻B,目前初步定的首制郵輪首次試航時間為7月15日,前期主要進行與試航安全性有關的,包括船舶的動力和推進系統(tǒng)、全船的空調和冷藏系統(tǒng)、消防火警、救生、安全管理系統(tǒng)以及通訊導航系統(tǒng)等的測試,以達到試航前必要的、最低的安全性要求,同時還需要通過中國海事局方面的批準(主要是浦東海事局的批準以及上海海事局的通航評審)。力爭在8月中旬,郵輪能出海進行第二次試航,進行一些功能性、完整性方面的測試。而船東方面的高級船員預計會在6月底、7月初到場,大批量的船員登船將在今年的國慶節(jié)之后進行登船。

  三大核心技術已攻克:傾斜試驗結果完美,重量重心數(shù)據(jù)可控

  眾所周知,航空母艦、大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被譽為世界造船業(yè)皇冠上的“三顆明珠”,代表著當今全球船舶工業(yè)的“至尊水平”,也象征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此次出塢的我國大型首制郵輪“愛達·魔都”號,總噸位為13.55萬噸,入級英國勞氏船級社(LR)和中國船級社(CCS)。其總長323.6米,型寬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節(jié),最多可容納乘客5246人,擁有客房2125間;采用吊艙式電力推進系統(tǒng),配備2臺16.8兆瓦、3臺9.6兆瓦、總功率62.4兆瓦的主柴油發(fā)電機以及2臺16.8兆瓦吊艙推進器。

  “愛達·魔都”號的豪華程度計劃超過五星級酒店,被譽為移動的“海上現(xiàn)代化城市”。在超過4萬平方米(將近6個標準足球場)高達16層的龐大上層建筑生活娛樂公共區(qū)域,該郵輪設有大型演藝中心、大型餐廳、特色餐館、各色酒吧、咖啡館、藝術走廊、SPA、水上樂園等豐富多彩的休閑娛樂設施,還有海上最大的免稅店,以及5G信號覆蓋。

  2019年10月18日,“愛達·魔都”號在外高橋造船正式開工點火進行鋼板切割,全面進入實質性建造階段。2020年11月10日,全面轉入塢內連續(xù)搭載總裝階段,2021年10月18日實現(xiàn)全船貫通,2021年12月17日實現(xiàn)塢內首次起浮,2023年6月6日實現(xiàn)順利出塢。

  “經過數(shù)年的技術與市場探索,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明確了采用國際合作方式進入郵輪建造領域的發(fā)展策略?!蓖飧邩蛟齑偨浝?、大型郵輪項目總設計師陳剛此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外高橋造船是國產首制大型郵輪的建造總承包,參與詳細設計,獨立進行全三維建模生產設計及數(shù)字化,對接國際、國內供應鏈,負責全過程總體建造及工程項目管理。

  自6月1日凌晨起,“愛達·魔都”號開啟了為期6天的注水起浮、位移和出塢作業(yè)。陳劍威近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間郵輪完成了包括通過脫鉤和巡游試驗,對全船救生艇進行功能驗證,還包括使用高壓水槍對舷門沖水檢驗其密封性。其中前者主要看救生艇的狀態(tài)運轉是否正常,“愛達·魔都”上配置了20艘超大救生艇,單艇額定乘員314人,一旦發(fā)生危險,共可容納超過90%全船最大救生定員人數(shù)。該試驗在已完成艇架負載和升降試驗的前提下,對每一艘救生艇再逐一進行脫鉤、巡游以及回收試驗,驗證正常工況和應急狀態(tài)下的性能。

  “整體來看,郵輪的高精尖技術不是太多,最重要以及艱巨的任務在于整個系統(tǒng)的整合性。”

  大型郵輪項目技術經理陳虹近日接受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群訪時表示,在協(xié)調過程中,外高橋造船完成并突破了很多關鍵技術,包括安全返港、重量/質心控制、振動噪聲等,這三個技術是貫穿郵輪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技術,也是我國亟待突破的技術空白。外高橋造船從概念設計、到基本設計,再到生產設計階段,從理論上解決了這三個關鍵技術的圖紙方面、計算方面的問題。

  對于大型郵輪來說,空船重量的微小偏差可能導致載重噸的較大損失,而重心位置的偏差則會對穩(wěn)定性安全或游客舒適度帶來較大影響。外高橋造船通過引進消化和自主創(chuàng)新,攻克了郵輪重量/重心控制這項關鍵技術。通過此次傾斜試驗,對設計開發(fā)成果再次進行驗證,試驗結果完美,重量重心數(shù)據(jù)可控。

  陳虹舉例稱,比如說重量/質心控制技術方面,要求載重量1萬噸,雖然很小,也證明對整個量級來講比較敏感,重量控制稍有誤差,有可能達不到合同當中要求的載重量。所以在整個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船舶本身的重量。

  “從以前的船舶發(fā)生危險走救生艇這條路,已經轉變?yōu)樽尨氨旧矸Q為救生艇,這是安全返港概念最基礎的來源,近期國際法規(guī)在思路和理念上也發(fā)生了改變?!痹诎踩蹈鄣募夹g攻克方面,陳虹介紹,國產首制郵輪貫徹了這一理念,在船舶發(fā)生危險時,船上一定要有十幾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系統(tǒng),能保證系統(tǒng)的完整,以此來保障船上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生存能力和安全。

  陳虹表示,為了實現(xiàn)這一個技術,郵輪面對的風險主要有兩點,一是進水,二是防火,主要通過冗余的方式設計船舶的布置,使得船舶能在航線上以一定的航速能夠安全地返回母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