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鋰電池產量供不應求 13家上市公司投400億擴產

時間:2021-10-26

來源:

導語: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一月到七月,合計有13家上市公司累計投資動力鋰離子電池達435億。其中,比亞迪(002594.SZ)定增150億元擴產鋰離子電池項目及研發(fā)純電動專用車最大,五龍電動汽車(00729.HK)投資93億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緊隨其后。

  賽迪顧問汽車產業(yè)研究中心分析師簡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2015年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投資額將突破1000億元;不過,由于新建產量要一定的周期,短時間產量還是不足,未來隨著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量的提升,預測到2017年國內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或達到供需平衡。

  產量供不應求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yè)研究員蕭函表示,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投資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熱情高漲,市場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

  截至今年七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9.89萬輛,同比上升3倍,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量突破6500MWh,比2014年全年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約為4200MWh,高出54.76%。

  “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量增速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增速,”簡良告訴記者,按照2014年國內電動汽車公司在產量設計,加上在生產線的建設上也要一段時間,目前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不足,出現(xiàn)供不應求。

  來自前瞻產業(yè)研究院供應的數據顯示,預計2015年我國電動汽車銷量將達22萬臺,同比上升162%,而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約達12500MWh,產值約合250億元。

  “隨著今年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的加大,動力鋰離子電池將步入供應緊張的階段,未來需求空間巨大,短時間內不會出現(xiàn)產量過剩的風險?!笔捄赋?。

  值得注意的是,在記者統(tǒng)計的13家上市公司中,不乏非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比如東源電器(002074.SZ),主營輸配電器產品、鋼結構產品等。今年四月,東源電器向9家公司及43名自然人收購國軒高科100%股權,作價33.5億元,公司以發(fā)行股份的方式向交易對方支付4.9億股作為交易對價。

  國軒高科的產品重要包括鋰離子動力鋰離子電池組、電芯及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其中電池組占比達98%以上,按2014年銷售額計算,僅次于比亞迪和天津力神。

  此外,還有不少汽車零部件公司切入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比如主營汽車及零部件的曙光股份(600303.SH)。今年六月,曙光股份定增6.17億元用于控股收購并增資億能電子,切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

  簡良向記者分析,目前新增產量來自有現(xiàn)有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力神、國軒、比亞迪等)擴產,小電池公司和傳統(tǒng)的鉛酸公司(駱駝、天能等)向動力鋰離子電池轉型,部分整車公司(力帆、北汽等)向上游電池延伸。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guī)模以上的電池制造公司累計完成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比上升0.4%,實現(xiàn)利潤總額同比上升27.3%,其中,鋰離子電池制造公司累計完成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比上升17.4%,實現(xiàn)利潤總額同比上升72.8%。

  截至目前,多家動力鋰離子電池上市公司披露了中報業(yè)績,其中,杉杉股份(600884.SH)上半年凈利潤為6.11億元,同比增413.79%;東源電器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總收入8.9億元,同比上升152.99%;實現(xiàn)凈利潤2.19億元,同比上升214.16%。

  難解電池技術難題

  雖然新能源汽車增速加快,但有調查顯示,約70%的消費者認為當前的電池技術水平是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障礙。實際上,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壽命、續(xù)航能力、電池安全、充電效率是消費者購車的四大顧慮。

  蕭函指出,電池技術是車企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最核心技術,資本的涌入能夠推動我國電池技術的進步;但假如公司只重視投資的短時間回報而不重視技術攻關,這些問題依然難以得到解決,行業(yè)內電池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還會存在。專注于核心技術研發(fā),制造出高品質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今年上半年,各大公司紛紛加大對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投資,為加快搶灘新能源汽車市場,但更多的是對產量擴張,而對技術研發(fā)投入較少。

  簡良認為,與國外領先公司相比,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差距仍然較大。此外,國內的研發(fā)也重要是在工藝改進的層面,有關前瞻性基礎性的研發(fā)較少,難以研發(fā)制造出高品質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所以這些問題短時間內仍難以得到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動力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汽車成本中占據較高比例,一般占到新能源汽車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一半。有鋰離子電池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以北汽新能源EV200為例,電池成本幾乎占據整車成本的一半左右。

  但記者從業(yè)內了解到的數據顯示,目前國產動力鋰離子電池價格為2~2.5元/Wh,其中,低端電池大約2元/Wh左右,高端電池約為2.5元/Wh。而LG、三星等韓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公司,成本已降至1.8元/Wh以下。

  隨著大量資本的涌入,動力鋰離子電池新增產量快速投放、市場競爭或將會進一步加劇,鋰離子電池價格迎來下降空間。

  簡良分析,動力鋰離子電池價格下降重要有市場競爭、規(guī)模效應、設備及原材料下降、生產工藝及技術進步等因素。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競爭加劇市場分化,中小型公司及新進入者為了搶奪市場份額,將可能以壓低價格,犧牲利潤的方式,導致整體動力鋰離子電池價格下降,而優(yōu)勢公司通過擴產達到規(guī)模效應,將一步降低電池成本,也導致價格下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