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漲價引發(fā)連鎖效應 制造業(yè)首當其沖成為“受害者”

時間:2021-05-20

來源:證券時報網

導語: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高點不斷刷新市場認知之際,各界關于全球通脹擔憂之聲四起。作為產業(yè)鏈中下游的重要代表,制造型企業(yè)首當其沖成為本輪成本暴漲的承壓方,能夠最直接感受到上游漲價帶來的沖擊。

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高點不斷刷新市場認知之際,各界關于全球通脹擔憂之聲四起。作為產業(yè)鏈中下游的重要代表,制造型企業(yè)首當其沖成為本輪成本暴漲的承壓方,能夠最直接感受到上游漲價帶來的沖擊。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日采訪家電、汽車等行業(yè)企業(yè)了解到,面對短期內成本激增的情況,多數企業(yè)受影響明顯。不過,基于不同行業(yè)、不同產業(yè)鏈結構的背景,各個企業(yè)成本傳導方式各異,市場對短期利潤率波動的寬容度也在逐步提高。

 智能制造

制造業(yè)陷被動漲價

此前因連續(xù)降價而受到市場關注的新能源汽車標桿企業(yè)特斯拉,轉頭漲價了。

特斯拉中國官方在58日宣布,國產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上漲1000元,售價變?yōu)?/span>25.09萬元。這是今年以來國產特斯拉的第二次漲價,此前國產特斯拉依靠多次降價搶占市場,例如標準續(xù)航升級版Model 3從最初的35萬余元一路降至24.99萬元。

一反往常的是,今年以來特斯拉對Model YModel 3車型進行多次漲價,其中3月份國產Model Y全系就漲了8000元,4月份美國市場的Model 3售價也已經接連三次上調,漲幅達2000美元。

對于此次價格調整,特斯拉稱“反映了成本波動的實際情況”,但并沒有解釋具體是哪方面成本。而在去年年底,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曾公開表示,電動車的價格與成本相關,受原料成本以及電動車零部件成本價格因素影響。

部分國內自主品牌受到的影響也正在顯現。以長城汽車為例,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綜合毛利率為15.13%,同比提升5.8個百分點,但環(huán)比下降了3.13個百分點;單車盈利也環(huán)比下降了約25%0.48萬元。對此,東北證券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帶來單車原材料成本上漲1000-2000元,以及芯片緊張造成第一季度批發(fā)環(huán)比下滑,導致單車固定成本上升。

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連鎖效應已在多個細分行業(yè)顯現。以銅、鋁、鋼材等為基礎原材料的家電行業(yè),成為受波及程度較深的行業(yè)之一。

自今年1月起,家電行業(yè)就開始掀起漲價潮。奧克斯在一份漲價通知中表示,從202111日起,網批產品在202012月開單價基礎上,掛機每套上調100-200元不等,柜機上漲200-300元不等。緊接著,海信空調方面也表示,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海信部分空調產品已提價。除此之外,志高、美博等二三線空調品牌也發(fā)布調價通知,漲價幅度在100-300元不等。

不僅僅是空調,冰箱、冰柜同樣開啟漲價模式。今年115日,TCL宣布,對冰箱、洗衣機、冷柜等產品漲價5%-15%。美的集團也于今年2月底向渠道商發(fā)放漲價通知函,稱由于原材料持續(xù)上漲,決定自31日起,美的冰箱產品價格體系上調10%15%。

除國產家電品牌外,國外品牌如博世、西門子、松下的部分高端家電產品也出現提價,其中,松下品牌個別高端產品提價接近1000元。

智能制造

超乎想象的成本激增

近半年多來,在全球持續(xù)的貨幣寬松加持下,包括黑色、有色、化工、農產品在內的眾多大宗商品價格持續(xù)上漲,多數創(chuàng)出歷史、階段新高。

就在512日,國內期貨市場上,鐵礦石主力合約2109再度上行,最高至1358/噸,再度刷新歷史高點。焦煤主力合約2109也在當日刷新歷史極值,至2138.5/噸。作為二者的下游產品,鋼鐵系商品在20211-4月間也出現價格飛速上漲,螺紋鋼、熱扎板卷、線材等期貨商品主力合約均在近日刷新了歷史高點。

除黑色系外,超20000/噸的鋁價、近3000/噸的玻璃和直奔80000/噸的滬銅,都不斷刷新著市場認知,也沖擊著下游制造業(yè)的成本壓力防線。

“(銅)價格在一個月就漲了近1萬元/噸,這個漲幅太快了,遠遠超過預期。現在也不清楚會漲到多少,但目前的成本已經太高了。我們現在基本以降庫存為主,不敢大批量備貨。”一位廣東小家電企業(yè)采購負責人表示,鑒于小家電行業(yè)競爭激烈,他們還不敢貿然漲價,但如果原材料價格持續(xù)上漲,逼近盈虧平衡,那就不得不漲價了,“不漲價就會虧本”。

同為小家電企業(yè),小熊電器(002959)也面臨這一壓力。在近日舉辦的機構投資者調研活動中,小熊電器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當務之急是應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據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智家三大家電巨頭年報顯示,三家企業(yè)的主要原材料均為各種等級的銅材、鋼材、鋁材和塑料等,且成本占比較大。2020年,三家企業(yè)原材料占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86.90%、84.47%83.2%。

“這次的原材料漲價跟往常不一樣,漲價時間有點特殊,往年春節(jié)后會降價,但從2020年底開始上漲一直延續(xù)到現在,這么長時間的漲價是我們預期不到的,對企業(yè)經營有很大的壓力?!毙⌒茈娖鞅硎尽?/span>

2021年一季度,原材料漲價已經對成本產生了一定影響,公司通過調整產品結構、上調銷售價格的舉措應對,消化了原材料漲價的影響。第一季度毛利率沒有受太大影響,說明公司經營得當,這兩方面因素都在發(fā)揮作用?!毙⌒茈娖鞅硎?,今年年初以來,原材料漲價更快,會對第二季度產生新的影響,成本壓力比較大?!拔覀儠永m(xù)之前的舉措,維持合理的毛利率,但能不能完全消化有待觀察,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希望不要偏差太大。后續(xù)會進一步觀察原材料價格的變動,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也會兼顧價格調整對收入的影響。”

新能源車上游的鋰電產業(yè),也是受到本輪成本沖擊的典型代表。

鋰電原材料從去年開始經歷了一場兇猛的漲價潮,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四大主要材料都受到了較大影響。

以正極材料為例,磷酸鐵鋰電池的原材料磷酸鋰去年低位價格不到4萬元/噸,而512日市場報價超過8萬元/噸,推動每噸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價格從3萬余元漲至超5萬元;在鎳、鈷、錳價格一路飆升之下,三元電池材料價格也從11-12萬元/噸漲至15-16萬元/噸。電池負極的石墨漲勢并不明顯,但所需原材料還包含漲勢猛烈的銅。

“去年底原材料就開始漲價,一開始大家覺得還可以忍一忍,但長期漲價造成現在壓力確實挺大了。”天津斯科蘭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積剛告訴記者,原材料漲價后消費領域的3C產品基本都在漲價了,但動力電池方面的壓力主要由電池廠承擔。

“動力電池的下游是各大車廠,他們的議價能力比較強,而且此前一般都簽訂了長期合同,因此電池廠很難提價,只能靠壓縮毛利率來承壓。不過,行業(yè)龍頭寧德時代市場占有率比較高,能夠較早預測未來的需求量,提前一年鎖定原材料,因此有更強的價格消化能力?!崩罘e剛稱。

雖然成本壓力驟增,但李積剛坦言:“鋰電行業(yè)現在還談不上艱難,可以說是難而不艱,主要因為大家能夠通過各種方式降本,新能源領域的市場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僅去年的規(guī)模就翻了幾番,規(guī)模效應也能幫助企業(yè)降低成本,價格可由量來消化。馬路上的綠牌車越來越多,大家能夠承受壓力的原因是未來可期?!?/span>

對于鋰電原材料未來的價格走勢,李積剛認為,鋰礦石的價格目前基本已經達到頂峰,其他原材料受到的影響因素太多,依然難以判斷。

下游應對傳導方式各異

按照慣常思維,面對上游瘋狂漲價,中、下游企業(yè)唯有啟動價格傳導機制應對。不過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對于身處不同行業(yè)、不同產業(yè)鏈結構的各個企業(yè)而言,價格傳導的順利程度不一,市場對短期利潤率波動的寬容度也在提高。

在汽車產業(yè)鏈上,部分零部件廠商能夠將價格向下游傳導。記者在華南地區(qū)一家汽車輪轂生產商了解到,其主要原材料為鋁錠,價格從去年約1.4萬元/噸漲至近日接近2萬元/噸,增長了近50%。鋁錠價格在生產成本中占據大頭,其他成本主要是設備損耗、水電費用以及人工成本等。

該廠商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雖然鋁錠漲價直接增加了公司生產成本,但公司銷售市場主要在海外,產品品牌及銷售渠道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因此能夠通過漲價轉移成本。“即使原材料大幅上漲,分攤到終端產品上價格漲幅也不會很大,輕微漲幅在下游市場是可以被接受的?!?/span>

而在各大家電企業(yè)紛紛漲價之際,作為空調龍頭的格力電器表現頗為微妙。

今年3月,市場傳出一份《安徽盛世欣興格力貿易有限公司文件》,該文件稱,因大宗材料價格持續(xù)上漲,空調制造成本持續(xù)走高,接珠??偛客ㄖ?,自316日起,將執(zhí)行新的供價體系。具體標準為:掛機200~300元;柜機300~500元。

針對這一事項,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第一時間向格力電器求證,公司相關人士回應稱:“我們目前還是按照原來的價格政策,沒有漲價?!?/span>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格力是否漲價的話題,還“驚動”了當時身在北京參加兩會的董明珠。她在受訪時表示:“是因為近期銅價在上漲,但不是長期的。格力堅持不漲價,但如果銅價繼續(xù)上漲,就要視情況而定了,不要把這個馬上轉移給消費者?!?/span>

家電行業(yè)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幾乎所有品類的家電產品零售價格較往年均有明顯提升,一般認為和上游原材料漲價有關,這說明漲價實際上已經發(fā)生了。家電漲價并不是把上游原材料的漲幅原原本本地轉嫁給消費者,一般是上游原材料漲價幅度大,整機漲價幅度小,家電制造商自身消化了一部分漲幅。

“許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原材料漲價終端產品一定漲價。其實,影響產品在銷售市場價格的因素很多,不止原材料一個因素,比如市場需求、品牌格局、企業(yè)銷售目標、企業(yè)盈利能力等等,都對終端價格形成影響?!眲⒉綁m指出,原材料漲價和整機漲價之間不完全是因果關系,一般來說,平均毛利比較高的產品品類,及盈利能力強的家電企業(yè),對原材料漲價的消化能力更強一些。“比如,空調和廚電產品,是所有家電產品品類中平均毛利比較高的產品。而格力是所有大家電企業(yè)中毛利率最高的企業(yè)?!?/span>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的銷售毛利率為24.43%,而去年全年的銷售毛利率則為26.14%;美的集團一季度銷售毛利率為23%,去年全年則為25.11%,兩大白電巨頭均出現了2%左右的毛利率下降。

一位家電代理經銷商向記者表示,相比較幾大家電巨頭,規(guī)模較小的家電企業(yè)沒有太大品牌溢價能力,毛利率水平也相對微薄,在這波來勢洶洶原材料漲價潮中較為被動。家電產業(yè)分析師洪仕斌也認為,一般對于頭部家電企業(yè),漲價對業(yè)績影響不大。另外,龍頭企業(yè)可以通過規(guī)模采購優(yōu)勢來緩解壓力。

大宗暴漲影響會否持續(xù)

本輪全球大宗商品超級牛市帶來的影響無疑深遠,但下游企業(yè)受影響程度也并非如市場所預期的那樣沉重。

“原材料漲價直接導致整車漲價的邏輯并不一定成立。車企仍具備一定毛利空間,價格并非完全由原材料決定,其中還包含了品牌、定價體系、銷售渠道等因素,并且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比較激烈,車企漲價會非常謹慎?!币晃凰侥紮C構研究員對記者表示。

在整車端,原材料漲價產生的影響或許有限。上述研究員分析,在新能源車領域,單車金屬用量并不多。以銷量排名靠前的某美國品牌電動車為例,其采用811電池單車帶電量約75度,共需要約7kg鈷、56kg鎳、50kg鋰鹽,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下合計對應成本約1.4萬元,占車售價約5%,金屬漲價影響相對有限;如果換成某國產的爆款小型電動車,采用磷酸鐵鋰方案帶電量僅10度,制備該電池僅需要約5.2kg的碳酸鋰,對應成本不足500元,僅占車售價約2%。目前高端新能源車轉向811路線,較貴的鈷用量減少而鎳用量增加,綜合成本持續(xù)降低;而中低端車型多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綜合成本較三元體系更低。

目前來看,上游漲價的影響大多能被車企消化。東方證券研報指出,今年第一季度,較多車企的毛利率受到會計新準則的影響,同時大宗原材料漲價導致成本增加,在此不利因素影響的背景下,14家車企中有仍8家企業(yè)實現毛利率同比增長,如金龍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集團等。

此外,總體來看,上游價格上漲會否傳導到終端,也因行業(yè)而異。

上述研究員表示,大多行業(yè)都會因成本上升而提價,只是有早晚之別,成本較低的行業(yè)提價較慢。比如輪胎原材料橡膠漲價,但由于美國對各國的關稅差異,在越南生產的賽輪輪胎關稅較低,相對在泰國的玲瓏輪胎和森麒麟來說提價會更加從容。而下游價格彈性較弱的建筑企業(yè)、火電廠等則難以傳導。

“動力電池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為了推動新能源車的普及,其價格必須要不斷下降。而對大多數其他行業(yè)來說,價格壓力要辯證地看。漲價從當前看是受損的,但如果企業(yè)在價格高點上簽新訂單,之后上游價格降下來企業(yè)反而是受益的?!鄙鲜鲅芯繂T認為,這也是一些利潤率承壓的股票并沒有暴跌的原因,市場愈發(fā)成熟后,短期利潤率變化影響并不大,更多關注的還是長期前景的穩(wěn)定性。

在連續(xù)暴漲之后。513日,國內期貨市場上黑色系商品出現顯著回調。截至當日下午收盤,鐵礦石報跌7.49%、動力煤跌4.58%、焦煤焦炭跌幅超3%;有色商品中,滬鋁主力合約價格也連續(xù)回調,跌回20000/噸以下位置。市場關于大宗牛市的持續(xù)性討論再度燃起。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認為,對于此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基本上沒有人認為和流動性泛濫無關,疫情沖擊疊加經濟長期失衡(通脹持續(xù)低迷、潛在生產率下降、產出缺口擴大和貧富分化加劇)使得全球主要經濟體都不愿意經濟陷入通縮的困境。

他表示,原材料價格暴漲帶來產業(yè)失衡,上游和中游產業(yè)利潤增速遠超過下游的利潤增速,由于上中下游產業(yè)是共生關系,產業(yè)失衡可能會導致終端消費未來進入明顯的減速階段。而全球主要經濟體儲蓄率居高不下,意味著社會總需求擴張因經濟K型復蘇而不足,但是供應端驅動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短期兇猛可能帶來各國貨幣當局被迫出臺政策防止產業(yè)失衡和經濟局部過熱。因此,大宗商品持續(xù)暴漲可能對經濟復蘇并非是好事。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駱鐵軍就公開表態(tài),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給端高度集中,主導權掌握在賣方手中。此外,市場預期和炒作成分很大。他呼吁,要在市場機制失靈的情況下,發(fā)揮政府引導作用,有效遏制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勢頭。中鋼協(xié)報告分析稱,從需求端看,由于前期鋼材價格上漲速度較快、幅度較大,造船、家電等下游用鋼行業(yè)難以承受鋼價持續(xù)高位,后期鋼價難以持續(xù)大幅上漲。

為防范大宗商品遭資本炒作的風險,上期所510日公告稱,自512日交易(511日晚夜盤)起,螺紋鋼Rb2110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xù)費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熱軋卷板Hc2110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xù)費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當日大商所也公告表示,近期市場運行不確定因素較多,大宗商品,特別是焦煤、焦炭和鐵礦石價格波動較大。請各市場主體理性合規(guī)參與,防控風險,確保市場平穩(wěn)運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