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收入對比:中芯國際體量大,華虹半導體增速快
從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的銷售收入來看,中芯國際要遠高于華虹半導體,2017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1.01億美元和8.09億美元,兩者的差距較大,中芯國際從體量上的競爭優(yōu)勢更為明顯。
圖表1:2013-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收入(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整理經(jīng)濟學人APP
從兩家公司的收入增速來看,2017年中芯國際明顯下滑,且低于華虹半導體,根據(jù)公司年報解析,主要是由于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出現(xiàn)疲軟,以及某些產品制程轉移;而華虹半導體收入增速持續(xù)增長,2017年為12.1%,主要得益于其產能的持續(xù)擴張,從其年報中可以看出,截至2017年底,其月總產能已經(jīng)增至16.8萬片。
圖表2:2013-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收入增速(%)
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盈利能力對比:華虹半導體更勝一籌
從兩家晶圓代工企業(yè)的凈利潤來看,2017年華虹半導體實現(xiàn)了反超,一方面是中芯國際折舊、研發(fā)費用的增加導致利潤的減少,一方面是華虹半導體產能擴張帶來的規(guī)模效應凸顯。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分布實現(xiàn)凈利潤1.26億美元和1.45億美元。
圖表3:2013-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凈利潤(萬美元)
從毛利率水平來看,2013年以來華虹半導體的毛利率均高于中芯國際,2017年更是進一步拉大了與中芯國際的差距,達到33.1%,體現(xiàn)出較強的盈利能力。
圖表4:2013-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毛利率(%)
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研發(fā)投入對比:中芯國際研發(fā)投入高,增幅大
從兩家公司的研發(fā)投入來看,從橫向對比,中芯國際的研發(fā)投入要遠高于華虹半導體;從縱向對比來看,2017年兩家公司的研發(fā)投入均較2016年有所提升,分別為42711萬美元和4959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34%和20%。
圖表5:2016-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研發(fā)投入(萬美元)
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業(yè)務對比:晶圓業(yè)務占比均接近98%
從兩家公司的業(yè)務對比來看,晶圓銷售均是其核心業(yè)務,2017年的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晶圓業(yè)務占比分布達到97.99%和97.8%。
圖表6:2016-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業(yè)務分布(%)
注:上圖中內環(huán)為中芯國際,外環(huán)為華虹半導體
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晶圓付運量對比:中芯國際付運量大
從兩家公司的晶圓付運量來看。中芯國際明顯高于華虹半導體,達到431.1萬片,華虹半導體的晶圓付運量為186.9萬片。兩家公司在2017年付運量均較上年有所增長。
圖表7:2016-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晶圓付運量(千片)
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下游需求分布對比:各有側重
從兩家公司的下游需求分布來看,中芯國際在通訊應用領域和消費者應用的需求較大,2017年的比重分別為44.3%和37.3%;而華虹半導體的下游需求明顯更為集中,主要集中在消費者應用領域,2017年的需求占比達到69%。
圖表8:2016-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下游需求分布(%)
2017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銷售區(qū)域分布對比:美國市場均不可忽視
從兩家公司2017年的銷售區(qū)域分布來看,總體上中國市場均為其最大的市場,美國市場居第二位;不同的是,對于中芯國際來說,美國市場的占比達到40%,遠高于華虹半導體的17.5%,可見美國市場對于兩家公司的重要程度有所差別。
圖表9:2017年中芯國際銷售區(qū)域分布(%)
圖表10:2017年華虹半導體銷售區(qū)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