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山寨” 國產VR究竟差在哪?

時間:2016-07-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從國外火到國內之后,如今虛擬現實也已悄然在國內各個領域如娛樂影視等行業(yè)發(fā)展的風生水起。

乍一看,時下VR技術的火熱程似乎已一點兒也不亞于以往任何一項新技術出現所帶來的效應,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從國外火到國內之后,如今虛擬現實也已悄然在國內各個領域如娛樂影視等行業(yè)發(fā)展的風生水起。盡管這一切看起來都如此美好,但依然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并且當你知道某寶每月銷售30萬套最低價格9塊9的“山寨”頭顯,且這些設備不論從外觀設計、細節(jié)、體驗材質以及舒適性硬件軟件都不如Oculus、三星GearVR、PSVR、HTCVive這些大名鼎鼎的品牌,但依然賣得如此火爆的話,相信你或許也會對國內VR已經的發(fā)展到此般程度而感到“大吃好幾驚”的同時,還忍不住會問:國產VR究竟怎么了?怎么就被“山寨”名聲捷足先登了呢?與大牌相比較國產VR到底還差什么?

眾所周知,作為制造大國,中國也一直給外界留下“山寨大國”的印象,或許是因為缺少專利的保護,也或許是大家對“山寨文化”早已習以為常,但這也并不無好處:如果你問身邊的同事或朋友,是不是熟悉或有沒有聽說過哪些VR產品,相信絕大多數朋友能說出一二,盡管他或許并不知道這款VR頭顯或手機盒子叫什么或者是哪個品牌的,但他確確實實在某寶或某線下體驗店體驗過這款產品,正所謂“沒吃過X肉還沒見過X跑么”,這是不是還真多虧了“山寨”呢?

誠然,時下的虛擬現實技術確實在全球范圍火的一塌糊涂,而作為中國最大互聯網企業(yè),BAT也早已經規(guī)劃了自己的VR平臺,為VR內容開發(fā)者提供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還有比如愛奇藝、優(yōu)酷等視頻平臺都已經支持VR內容播放,并布局VR電影、游戲等內容。這也難怪近來小米、華為、中興、樂視等廠家都紛紛推出自己的VR頭顯,但產品硬件技術做的怎么樣,還要仁者見仁。

當然,與國內手機廠商轉戰(zhàn)VR領域不同的是,“山寨”發(fā)源地某寶上早已經退出了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VR頭戴顯示器/VR手機盒子,只要你搜一下就能感受這撲面而來的畫風...當然,從這些網購產品的買家評論來看,大部分用戶基本都是用來看游戲或3D視頻,但對于畫質、佩戴舒適度。性能等多維度來說的話,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吐槽的還是較多的,這也給很多人對VR技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正因為如此,火爆的VR市場背后,勢必會有大家看不到的詬病。盡管如今的國內市場的發(fā)展看起來如此蓬勃,很多廠商看好VR技術并開始發(fā)展,也有很多廠商已經還沒開始就似乎沒落了,筆者相信這其中的原因或多或少都離不開過度“山寨”的節(jié)奏,盡管說“有了量的積累才能有質的飛躍”,但山寨橫行的市場是不是需要整治一下呢?

如果你也看到淘寶上VR頭戴顯示器或VR手機盒子令人咋舌的銷量,相信你也會知道這個領域到底有多火了。但其實想要更多更豐富的VR內容,創(chuàng)新意識可算是技術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而目前中國VR行業(yè)似乎看起來多半在跟風試水忙著“圈錢”,未免有點缺乏創(chuàng)意和人才;而且很多國產VR產品做的大同小異,外觀設計、操作演示以及功能都或多或少同質化,未免讓人審美疲勞。

如今在國內,除了游戲領域,VR技術確實給如今很多行業(yè)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體驗和樂趣看點。有數據顯示,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VR增長最快的市場,從前段時間國內某娛樂節(jié)目采用VR直播的方式,再到眾多明導及演員紛紛將VR技術加入自己的拍攝作品...盡管都是跟風試水之作,但這么看的話,VR技術在娛樂影視行業(yè)似乎也是如魚得水呢!

盡管沒有辦法和HTCVive以及國外Facebook的Oculus、三星GearVR相比,但缺乏高端VR設備的國內市場,卻在移動VR和一體機方面的發(fā)展比較活躍,比如最早涉及該領域的廠商3Glasses、大鵬、暴風魔鏡等,相比其他國內品牌來說做的算是不錯的,但硬件方面已然有所不足。

一直以來大家都看好“早布局早發(fā)展”的節(jié)奏,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廠商紛紛跟風試水VR,但推出的卻是很多缺乏創(chuàng)意、被外界看做是各廠商企業(yè)忙著圈錢的VR設備,不知道這個節(jié)奏會不會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有所改變呢?不過看看網上的銷量火爆至此,盡管“山寨”橫行,但這似乎也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到國內VR已經向著相對普及的方向發(fā)展了。

盡管國內市場“山寨”橫行,但歸根結底VR真正火起來也沒幾年,盡管如今發(fā)展到整個行業(yè)呈現井噴的態(tài)勢,但市場魚龍混雜的現狀也是國產VR未來需要改進的狀態(tài),所以實現硬件技術質的跨越是國產VR的當務之急。

我們知道,不好的VR產品會帶來眩暈等不適感,這就是產品硬件質量不過關的直接體現。因為VR體驗流程為:傳感器采集、傳輸、游戲引擎處理、驅動硬件渲染畫面、液晶像素顏色切換、人眼看到畫面,怎樣解決中間每個步驟產生的延遲是決定VR產品硬件技術好壞的關鍵。由此VR產品必須支持三個關鍵參數指標:20ms毫秒延時、75Hz以上畫面刷新率及1K以上陀螺儀刷新率,這也成為最新出爐的“全球VR技術標準”,同時也將成為今后VR新行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

根據StrategyAnalytics最新全球VR頭現預測報告可知2016年全球VR頭現的出貨量約1280萬臺,而今年又是中國VR產業(yè)爆發(fā)元年,未來國內市場規(guī)?;驅⒃鲩L36倍至550億元,而如此龐大的市場吸引力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包括硬件產品形態(tài)各異、關鍵參數模糊不明,體驗感極其差、價格兩極化等詬病,因此國產VR市場也需要規(guī)范化VR技術標準。所以,國產VR想要實現流暢體驗效果的VR產品,它搭載的GPU的能力以及配套的深度算法才是關鍵因素,這也是國產VR技術未來需要研究發(fā)展的方向。

當然,硬件技術加強確實是重點,但我們知道資本對于國內VR硬件研發(fā)的關注度似乎遠遠低于VR內容,這也直接導致國產VR做不出好的硬件產品的原因。不過好在國內VR在硬件技術上也并非一無是處,據說中國在VR一體機技術上的技術水平在世界前列,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也讓國人有些許欣慰了??梢?,眾多國產VR廠商想要不錯過這個“風口飛豬”的機會?那么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加強硬件技術、早日擺脫同質化嚴重的“山寨”狀況還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這或許才是全面展現國產VR實力的理想途徑吧!

國內VR火爆且“山寨”盛行的背后,除了可以看到國人對新技術真正“熱愛”的同時,或許也暴露了國產VR技術發(fā)展的些許不足之處,不論是軟件還是硬件方面,都還需要“拯救”一下。花錢買VR產品的玩家們可能也是第一下次體驗,如果帶給他們的第一次就是如此“不堪”的記憶的話,相信他們就會認為VR本身就是一種圈錢坑爹式的的存在吧!多以,只有少一些“套路”,對產品硬件和對用戶“多一點真誠”,或許才能改變那些被某寶上幾十塊的“山寨”VR手機盒子“傷害”過的朋友們。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