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耗時10年布局7個儀器陣列,700多個傳感器,建造大型海洋觀測項目。該項目將刺激一個虛擬海洋學時代的形成,這里采集的實時數(shù)據(jù)可向所有人開放。
在歷經10年、耗資3.86億美元以及多少人花白了頭發(fā)之后,一個雄心勃勃的海洋觀測網絡終于在美國建立并運行起來。
6月6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來自海洋觀測計劃(OOI,由7個儀器陣列組成的集合)的大部分數(shù)據(jù)如今都已形成實時流,從而使得科學家有機會測試這個在技術上復雜且在科學上前所未有的項目最終是否值得。
NSF海洋科學主管RichardMurray表示:“我們一直很有壓力。”他說:“這項工作需要勇氣。”
原始數(shù)據(jù)流于今年4月上線,比預定時間晚了幾個月,這部分緣于大學分包商在2014年的調整。
該觀測網絡由NSF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海洋發(fā)展領導聯(lián)盟負責建造。如今,后者現(xiàn)任項目主管GregUlses表示,在該項目網站上,大約85%的OOI數(shù)據(jù)都可實時使用,并且這一比例每周都在增長。相關信息——例如溫度和鹽度等要素——從7個站點的900多個傳感器上源源不斷地傳來。
OOI的構成包括位于東北太平洋地質構造活躍的海底的一條高科技電纜,加上兩套海洋圖形設備(分別位于美國東西海岸)以及其他4個高緯度站點(位于格陵蘭島、阿拉斯加、阿根廷和智利)。同時每個陣列都包含各種儀器的組合,從基礎的鹽度傳感器到復雜的水下滑翔機。
NSF建造的這一網絡作為一個學術資源,希望能夠刺激一個虛擬海洋學時代的形成,科學家在這里能夠對向所有人開放的實時數(shù)據(jù)集進行探索。
大學城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生物海洋學家LisaCampbell表示:“我們知道這些數(shù)據(jù)很有價值。如何落實它們是我們正在做的工作。”
那些參與OOI痛苦誕生過程的科學家對這一最終結果感到非常高興。
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學家GlenGawarkiewicz說:“當我最終看到實時數(shù)據(jù),我不禁大聲喊了起來,有的人不得不把門關上。”
Gawarkiewicz表示,位于馬薩諸塞州附近的陣列已經有了一些史無前例的觀測結果。2014年,當一場颶風從空中刮過時,它測量了海氣通量。在接下來的冬季,它又測量了淺水與深水相互作用邊界的戲劇性轉移。Gawarkiewicz表示:“對于該海域的大多數(shù)商業(yè)漁船來說,這有著巨大的實際意義。”利用OOI數(shù)據(jù),Gawarkiewicz正與當?shù)貪O民共享溫度以及洋流變化的實時信息。
在今年的晚些時候,NSF將尋求相關組織投標以便在未來5到10年管理OOI。最后的贏家將有助于確定OOI今后的方向。Murray表示:“我們建立了這個網絡,并將由對它最感興趣的團體來籌資運作。”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