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建機器人工廠逾30個 國產機器人搶占市場

時間:2014-10-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0月26日電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26日在“2014浦江創(chuàng)新論壇”上表示,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2013年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yè)機器人市場。

10月26日電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26日在“2014浦江創(chuàng)新論壇”上表示,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失,2013年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yè)機器人市場。目前國內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個,未來10年將是國產機器人的黃金發(fā)展期。

曲道奎表示,目前全球面臨一個技術變革的時代,無論美國的制造業(yè)復興計劃還是歐盟的工業(yè)4.0戰(zhàn)略,機器人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未來,機器人+互聯網的數字化生產方式將極大地改變制造業(yè)。

在2008年以前,我國基本上沒有機器人產業(yè)。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用工荒蔓延,2013年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yè)機器人市場。近10年來機器人成本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而勞動力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前者的比價優(yōu)勢愈發(fā)突出。

雖然總量很大,但我國的機器人密度非常低。統(tǒng)計顯示,萬名工人的機器人擁有量,中國是23臺,全球平均水平是58臺。“我國99%以上的工作還是人力在做,未來機器人替代1個百分點,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曲道奎說。

在我國機器人市場上,瑞士ABB、德國庫卡等外資企業(yè)占據主導地位,銷量占比在70%以上,而國產機器人只占1/4的市場。并且,國產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過去也長期依賴向外資購買。

隨著市場容量不斷增長和各種政策的支持,國產機器人的追趕步伐非常快。曲道奎介紹,截至今年9月國內機器人企業(yè)約420家,各省市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個。資本市場上,具備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達40多家,部分龍頭企業(yè)如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達1.3億元,同比增長近33%。

機器人的快速發(fā)展,會不會對傳統(tǒng)勞動力就業(yè)形成沖擊?曲道奎表示,從德國、韓國等國的實踐看,機器人保有量的提升并沒有直接導致失業(yè)率提高。低層次的勞動崗位被機器人替換,這是一個必然趨勢。機器人將促進我國就業(yè)的轉型升級,企業(yè)未來的挑戰(zhàn)在于如何加強對機器人專業(yè)人才的招募培訓,以及對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進行變革。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yè)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