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朋友、鄰居講停車困擾,阿勒泰地區(qū)青河縣的哈族夫婦亞合亞、馬麗亞對這事上了心,從沒有發(fā)明經驗的兩人一起商量琢磨,用兩年時間發(fā)明了一種可移動可照明的車庫,并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近日,馬麗亞˙阿克薩依說,丈夫亞合亞˙胡爾曼是阿熱勒鄉(xiāng)布河壩村的村民,技校畢業(yè)后一直在開車,她自己是阿熱勒鄉(xiāng)第一中學的小學教師。
“我們這里不少人買了汽車,可配套的車庫卻很少,我們只能把車停在露天院子里或路邊,但這樣有很多困擾。”馬麗亞說,“有朋友說冬天因為天冷車發(fā)動不著;還有朋友說,停在路邊的車常會被劃傷,我們就想發(fā)明一種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車庫。”
車庫的模型
2010年3月,兩人開始琢磨,大約用了半年時間,兩人確定了設計方案,他們想到手風琴能收縮自如,就借鑒它的原理設計,馬麗亞負責設計圖紙。馬麗亞說,起初他們設計成固定的車房,后來發(fā)現能移動更實用,所用的帆布需要設計圖案,車房的伸縮功能以太陽能為動力,操作車庫可以用遙控器。
從馬麗亞提供的車庫模型圖看,車庫由若干個“U”形框架相互連接而成,每個“U”形框架下面設有輪子可伸縮,完全折疊后的寬度為30厘米至50厘米,外觀看似方形的拱門,但當“U”形框架拉伸打開則成為方形通道,通道兩頭設計的卷簾門拉下就成為密封的車庫。
經過兩年多的反復研究,亞合亞夫婦的實用新型車庫研制成功,并于去年3月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
馬麗亞的同事劉秋菊告訴記者:“我們都有車,馬麗亞夫婦設計的車庫可以在樓房前的空地、院子里很方便地搭建,避免陽光照射、風吹雨淋等對轎車的磨損,成本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馬麗亞說,由于資金不足,他們目前只做了車庫的模型,還沒有做成品,他們盼望自己的車庫能早日投入生產。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