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xié)會了解到,財政部首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補貼10月22日下撥,涉及金額6.3億元。這些資金將發(fā)放給第一批納入基金補貼范圍并實施拆解的39家企業(yè)。
據介紹,我國已進入家電報廢高峰期,每年的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報廢量年均增長20%。通過借鑒歐盟采用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來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先進經驗,從2012年7月1日起,我國正式開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根據該政策,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履行基金繳納義務。數據顯示,2012年生產企業(yè)繳納基金約為18億元,2013年將達30億元。
據悉,基金適用范圍包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費用補貼等,如對處理企業(yè)按照實際完成拆解處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數量給予定額補貼。補貼標準為電視機85元/臺、洗衣機35元/臺、電冰箱80元/臺、房間空調器35元/臺、微型計算機85元/臺。
據介紹,截至2013年8月,納入基金補貼范圍的64家處理企業(yè)實際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3300多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企業(yè)申請2012年補貼資金7.5億元,但在調查和實際操作中,只有760萬臺符合環(huán)保部的處理標準,實際上發(fā)放6.3億元的補貼,這些資金將陸續(xù)發(fā)放給第一批納入基金補貼范圍并實施拆解的39家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