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過3D打印研制成功輕型構件

時間:2013-08-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統(tǒng)計,2010年全球3D打印設備市場規(guī)模達13.25億美元,其中服務收入6.51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全球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30億美元。美國政府將人工智能、3D打印、機器人作為重振美國制造業(yè)的三大支柱,其中3D打印是第一個得到政府扶持的產業(yè)。

3D打印技能是全球注目的一項新式技能。中國科技部本年發(fā)布的《國家高技能研討發(fā)展方案(863方案)》中,3D打印工業(yè)初次當選。但從世界國內3D打印職業(yè)的現狀來看,“小而散”是普遍現象。業(yè)界人士坦言,當前,國內從事3D打印技能的科研單位和公司總數不過二三十家,2012年全球3D打印技能職業(yè)完成的產量缺乏30億美元。不過,跟著3D打印技能在工業(yè)設計、機械制造、航空航天、模型制造等范疇的不斷拓寬,業(yè)界估計全球3D打印產業(yè)規(guī)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據統(tǒng)計,2010年全球3D打印設備市場規(guī)模達13.25億美元,其中服務收入6.51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全球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30億美元。美國政府將人工智能、3D打印、機器人作為重振美國制造業(yè)的三大支柱,其中3D打印是第一個得到政府扶持的產業(yè)。

伴隨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3D打印產業(yè),相應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當中,繼中國完成世界最大鈦合金飛機構件3D制造之后,美國3D打印技術也相繼取得突破,其中已有大學研發(fā)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制造具備飛行能力的模行飛機。此外,并于近日在3D打印部件的輕量化技術領域也取得突破。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已開發(fā)出一種輕型結構,組成這種輕型結構的小型塊狀物體可用3D打印實現,并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快速堆積到一起。

該概念的出現回應了此類問題,即“3D打印能實現飛機的打印嗎?”。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張志誠和該大學比特和原子中心主任—尼爾·格森意識到,3D打印對這種大型結構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做法。但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數千個極小的、完全相同的一連串的零件呢?

研究人員稱,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零件基于張志誠和格森開發(fā)的新型幾何結構。在給定的重量下,這些零件形成的結構硬度是目前超輕材料形成結構的10倍。研究人員稱,這種新材料可以對飛機、航天器和更大結構帶來革命性變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