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普通車指標16爭1 冰:新能源指標剩1151

時間:2013-04-27

來源:網(wǎng)絡轉載

導語:本月以搖號方式向單位和個人配置節(jié)能與新能源車增量指標1314個,其中單位指標260個、個人指標1054個(含逾期未使用的94個指標回收納入本月配置),結果只有146個個人、17個單位新能源車指標被搖出,剩余1151個指標,無奈只能滾入下個月的普通車指標中。

■新快報記者牟曉翼通訊員穗交宣

昨日,廣州舉行“限外令”公布后的首次中小客車增量指標搖號,與之前的8次搖號毫無區(qū)別,普通車指標和新能源車指標再度呈現(xiàn)“冰火兩重天”。而根據(jù)計算,本次普通車指標搖號環(huán)節(jié)的競爭尤為慘烈:約為16人爭搶一個指標(含個人和單位),中簽率為6.2%,個人普通車環(huán)節(jié)將只會更低。

加入734個逾期指標

昨日的搖號已經(jīng)是廣州市自“限牌令”以來,實施的第9次,普通車和新能源車指標的待遇依舊呈現(xiàn)“一邊倒”局面。

本次以搖號方式向單位和個人配置普通車增量指標8229個,其中單位指標1712個(含2月未配置成功的242個單位節(jié)能與新能源車增量指標調整至本月以普通車搖號方式配置,以及逾期未使用的162個單位指標納入本月配置)、個人指標6517個(含3月未配置成功的983個個人節(jié)能與新能源車增量指標調整至本月以普通車搖號方式配置,以及逾期未使用的734個個人指標納入本月配置)。搖號結果,上述8229個指標全部搖出,配置率100%。

而本月以搖號方式向單位和個人配置節(jié)能與新能源車增量指標1314個,其中單位指標260個、個人指標1054個(含逾期未使用的94個指標回收納入本月配置),結果只有146個個人、17個單位新能源車指標被搖出,剩余1151個指標,無奈只能滾入下個月的普通車指標中。

普通車指標16爭一

由于本月?lián)u號包含個人和單位兩種指標,而指標辦暫時沒有公布分別參加個人和單位指標搖號的人數(shù),所以根據(jù)目前數(shù)據(jù)計算,本月總報名并獲得批準的140998個有效編碼中,減去前日參加競拍的8139個編碼,剩余132859個編碼均參與了昨日搖號。再減去163個新能源車中簽者,則有132696個有效編碼,參與了8229個普通車指標的競爭。最終競爭度為:16人爭搶一個普通車指標,中簽率為6.2%。但實際上,由于13.2萬個編碼中,絕大多數(shù)是參與了個人普通車指標爭搶,預計最終實際應為20人爭搶一個,創(chuàng)下歷史新紀錄。

今后搖號越來越難

近幾個月以來,廣州市參與普通車搖號環(huán)節(jié)的人數(shù),以每月一至兩萬的速度遞增,新增人群中,又有大部分因搖不到號,成為龐大“等搖族”的一員,參照北京兩年多搖號的經(jīng)驗,這一基數(shù)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多,不會減少。而另一方面,每個月擬配置的普通車指標數(shù),個人始終在6500個左右徘徊,這還是納入了過往沒能配置成功的新能源車指標后得到的總和。以此推斷,廣州搖號今后只會越來越難。

新能源車指標遇冷,車商著急:

新能源車不一定都要充電

一連九個月以來,每月擬配置千余個的新能源車指標,最后都是僅搖出百余個的局面,慘淡收場,這讓車商們甚是著急:新能源車并不僅限純電動車,還包含混合動力車型,只有前者,才會面臨配套設施即充電站不足的問題。

何謂混合動力車型?在工信部下發(fā)的新能源車目錄中,確實包含部分油電混合動力車型,這些車既有傳統(tǒng)汽油發(fā)動機,也有電動機,與純電動車不同的是,它們一般通過剎車系統(tǒng)回收能量為電池蓄電,在驅動汽車時又可使用輔助電力,達到節(jié)約油耗降低排放的目的。符合目錄要求的混合動力車型(2.5L尊瑞),尤其是廣州車企生產(chǎn)的車型,將有很大幅度的優(yōu)惠。

以一輛廣汽豐田生產(chǎn)的凱美瑞混合動力版為例,政府將補貼一萬元,廠家再補貼一萬元,累計幅度達到兩萬元,不計4S店的其它優(yōu)惠。而該車的工信部百公里油耗僅為5.3L,不到2.5L一般車型的一半。

個人普通車指標

3月配置6164個,19人爭1個中簽率低于6%

4月配置6517個,預計20人爭1個中簽率預計約5%

(原標題:火:普通車指標16爭1冰:新能源指標剩1151)

中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ǎng)(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nèi)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wǎng)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