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到5年工業(yè)機器人年均增速將達25%

時間:2012-11-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不知疲倦、不計環(huán)境、操作精細……工業(yè)機器人正以廣闊的應用前景和較低的比較成本,贏得越來越多企業(yè)的青睞,其研發(fā)、生產和應用正在加快發(fā)展

 

工業(yè)機器人正得到越來越多企業(yè)的喜愛。據統(tǒng)計,國內工業(yè)機器人市場規(guī)模去年已達到80億元,增長30%以上。有專家預測,未來幾年,隨著我國制造業(yè)特別是電子器械、精密儀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工業(yè)機器人的裝配量將快速增長。加之工業(yè)機器人應用領域正逐漸向電子信息產業(yè)以及建筑、采礦等領域延伸,預計未來3年至5年工業(yè)機器人年均增速有望達到25%左右。

兩大趨勢

幫助人替代人

近日,著名代工企業(yè)富士康提出,將在3年內啟用100萬臺工業(yè)機器人。為此,富士康甚至在山西晉城投資機器人工業(yè)園,開始自己生產工業(yè)機器人。目前,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富士康在內地的雇傭工人數量超過100萬人。

富士康使用的工業(yè)機器人尚屬相對低端的機械手臂,每個成本在10萬元左右。這種機械手臂能夠24小時連續(xù)工作。按照富士康普通工人年薪約3萬元至4萬元計算,一個機械臂的成本相當于雇用3個普工一年的工資成本。

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機器人計劃實施成功,能夠使富士康突破對勞動力需求的天花板,實現全球化戰(zhàn)略。富士康已明確在巴西投資120億美元建廠,同時在越南和印度開始布局。

按照富士康的設想,隨著機器人的投產使用,人力將被轉移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崗位。據介紹,富士康的年輕人將重新學習操控機器人軟件、應用和維修,變?yōu)闄C器人的應用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通過操作機器人來完成生產。

勞動力價格上漲推高生產成本,被認為是工業(yè)機器人快速進入生產的原因之一。據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介紹,目前,工業(yè)機器人已在醫(yī)療手術、汽車制造、精密儀器制造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

畢亞雷稱,工業(yè)機器人應用呈兩大趨勢,即幫助人和替代人,前者幫人做“簡單機械枯燥的事”,后者做“人做不了的事”。

以組裝加工智能手機、汽車為例,在拋光、打磨、焊接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智能化機器人相對于普通工人,具有生產效率更高、減少庫存時間和空間、可更新換代等優(yōu)勢,更適合在易燃、易爆、過熱等危險環(huán)境中作業(yè)。畢亞雷認為,未來在毛坯制造、機械加工、焊接、熱處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裝配、檢測及倉庫堆垛等作業(yè)中,工業(yè)機器人將作為一種標準設備得到廣泛應用,將成為工業(yè)自動化技術與應用的生力軍。

合力推進

重自主重應用

在深圳,工業(yè)機器人應用已深入多個領域,需求呈逐步上升趨勢。比亞迪早在2009年就耗資數億元引進13臺ABB噴涂機器人,全自動完成整個車身的油漆噴涂工作。

此舉不僅使精加工質量達到最佳效果,涂料用量也可減少約30%。智能機器人在降低人力成本同時也減少了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油漆光澤度可提高10%,橘紋、顆粒和異物等面漆缺陷均有效改善,油漆膜厚誤差控制在2微米以內。

深圳的機器人研發(fā)和制造布局較早。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落戶深圳的首個國家級科研機構,擁有雄厚的研發(fā)實力。機器人是其最重要的研究和產業(yè)化方向之一,在該院下設的13個研究中心中,人機交互、智能仿生、集成電子、智能傳感、認知技術等5大中心和實驗室均為機器人制造提供智力支持,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產業(yè)。

2009年3月,國內首個機器人產業(yè)協會在深圳成立,銀星智能、深圳大學等50多家從事機器人及相關產業(yè)的企事業(yè)單位成為會員,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協會理事長單位,匯集了70余名海內外機器人技術專家學者。其中,中國機械及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就是國際著名的機器人專家。目前,僅深圳市機器人協會就有63家專業(yè)的機器人企業(yè),2011年產值達160億元,這些企業(yè)平均年增速為50%至60%。

今年4月,深圳市36家企業(yè)、高校、研究及投資機構共同成立機器人產學研資聯盟,組織形式多樣的共性技術攻關、提供資源共享、實施技術轉移和促進人才交流。目前,深圳與機器人技術相關的信息、家電、通訊、裝備制造業(yè)等產品規(guī)模已達3000多億元。

畢亞雷告訴筆者,在機器人應用領域,模擬人類表情最像的機器人在日本,執(zhí)行力最強的機器人在美國,而在多傳感融合及智能化應用方面,中國走在前列。他表示,這與中國豐富的制造業(yè)密切相關。各行各業(yè)的生產制造在中國聚集,有利于機器人在應用中走進廠房,也方便制造商根據生產需求因地制宜地更新升級機器人。

畢亞雷表示,機器人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不僅將普遍進入流水線制造,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有機器人的身影,需求也將越來越大。一個“家家都有機器人、廠廠都有機器人”的時代或已不再遙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