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抗繞膠輥的紡紗實踐
時間:2006-11-07 09:57:00來源:wangsl
導語:?作為能夠顯著改善成紗條干的關鍵紡紗器材,低硬度表面不處理膠輥得到了紡織企業(yè)的認同
作為能夠顯著改善成紗條干的關鍵紡紗器材,低硬度表面不處理膠輥得到了紡織企業(yè)的認同,并已逐步推廣使用。目前,影響表面不處理膠輥大面積使用的因素除了成本以外,主要是其抗繞性、穩(wěn)定性以及對溫濕度的適應性。我公司對無錫六橡生產的XLC-WJ465、XLC-WJ468兩種表面不處理膠輥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該膠輥在改善成紗條干CV值、抗繞性及其持久性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
1 WJ系列不處理膠輥性能及制作
1.1 不處理膠輥的制作條件
為了試驗表面不處理膠輥的實用性,在制作過程中不增加工序和特別的制作條件,盡量和原有制作條件相同。由于表面不處理膠輥不做任何處理,為了保證膠輥表面的粗糙度值符合要求,在磨礪時每次的磨削量要小,并適當增加精磨次數(shù)。
1.2 膠輥性能及制作要點(見表1)
表1 兩種膠輥的參數(shù)及制作工藝
2 抗繞性能
2.1 抗繞性要求
抗繞性是表面不處理膠輥推廣應用的關鍵因素,因此是衡量不處理膠輥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指標。優(yōu)良的表面不處理膠輥應在制作完成后,表面不作任何處理及不需任何清洗就可以上車使用,且有較強的抗繞性。我們對WJ不處理膠輥制作完成后,僅用毛刷或干布將膠輥表面磨屑、污物揩掃凈,即直接上車紡紗。
2.2 抗繞性試驗
為了驗證膠輥抗繞的穩(wěn)定性和對車間溫濕度的適應性,我們分別在膠輥上車使用的不同時間對其抗繞情況進行了測定。測定方法是每次煞斷10個頭。再取掉毛輥,觀察15 min內的膠輥繞花次數(shù)。測試結果如表2。
表2 兩種膠輥不同上車使用時間的繞花次數(shù)
2.3 試驗結果
從抗繞性的測試結果來看,WJ型表面不處理膠輥具有較高的抗繞花性能;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車間溫濕度的波動,其抗繞性并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該膠輥的抗繞性能穩(wěn)定。
3 紡紗試驗
3.1 試驗條件
兩種WJ型表面不處理膠輥分別在CJ 9.7 tex、C 14.5 tex、C/T J6.5 tex、C/T J4 tex等品種上進行紡紗試驗,每組試驗均在同錠同粗紗同工藝的條件下進行,以減少其他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3.2 試驗結果
不同膠輥紡紗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不同膠輥不同加壓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每組結果均為10錠管紗試驗結果的平均值)。
表3 不同膠輥在不同機型上紡不同品種紗的試驗對比
表4 不同膠輥紡紗試驗對比
3.3 結果分析
從WJ型表面不處理膠輥的成紗質量來看,除個別細節(jié)稍有增加外,各品種的條干CV值及常發(fā)性紗疵均好于涂料膠輥,尤其是在C14.5tex、C/TJ6.5tex品種上效果更為顯著。而從不同加壓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適當減輕表面不處理膠輥的加壓,非但不影響其紡紗效果,成紗質量還稍有提高。
4 結束語
4.1 WJ型表面不處理膠輥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穩(wěn)定的抗繞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膠輥制成后初次上車前,應使其與車間溫濕度平衡后再紡紗使用,避免因溫濕度差異太大造成纏繞。
4.2 不處理膠輥具有較好的握持纖維性能,因此適當減輕其搖架加壓,既可使其性能充分地發(fā)揮,又節(jié)約了電力消耗,延長了膠輥磨礪周期和使用壽命。
4.3 在紡純棉普梳紗時,WJ型不處理膠輥的成紗條干改善顯著;紡精梳純棉細號紗,如果配合相應的工藝參數(shù),利用WJ型表面不處理膠輥良好的紡紗特性,其成紗條干及常發(fā)性紗疵水平可以達到烏斯特97公報25%水平。
標簽:
中國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ǎng)(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