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紹了將PLC用于黃河引黃涵閘現地監(jiān)控系統(tǒng)自動化改造中的方法,并提出PLC控制系統(tǒng)與涵閘傳統(tǒng)的按鈕-接觸器手動控制系統(tǒng)相結合,實現了閘門啟閉的手動控制/PLC控制的切換。文章從系統(tǒng)主要功能、系統(tǒng)組成、系統(tǒng)設計等角度對PLC監(jiān)控系統(tǒng)加以闡述,并對關鍵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該系統(tǒng)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功能強大,是涵閘現地監(jiān)控系統(tǒng)自動化改造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已在山東黃河5座引黃閘上得到了應用。
關鍵詞 PLC 監(jiān)控系統(tǒng) 自動化改造 閘門啟閉 切換
1.引言
現地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黃河引黃涵閘工作現場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其安全可靠的運行是涵閘正常高效工作的保證。在引黃涵閘傳統(tǒng)的現地監(jiān)控制系統(tǒng)中,控制功能是采用按鈕-接觸器線路,通過按鈕操作從硬件上實現啟閘和閉閘的。由于電氣觸點數量多,控制手段落后,難以達到所期望的閘門開度;而工作現場的參數測量手段也極其落后,基本上是采用一些簡單的機械測量機構,有的數據甚至要依靠操作人員憑經驗進行估算。黃河水量的調度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傳統(tǒng)的調度方法憑經驗進行,工作效率不高。這顯然無法滿足黃河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要求。
使用可編程控制器(PLC)是工業(yè)自動化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采用PLC對引黃涵閘傳統(tǒng)的現地監(jiān)控系統(tǒng)進行自動化改造,并保留原有手動系統(tǒng),實現了涵閘手動控制/PLC自動控制的切換。改造完成后的系統(tǒng),即PLC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要控制邏輯由PLC實現,通過控制程序從軟件上實現啟閉閘,可靠性高;工作現場的參數測量則采用精密的傳感器,將測量的信息實時地傳給PLC進行處理,從而得到我們需要的數據,準確性高。該系統(tǒng)的組成為模塊化結構,采用可編程序的控制器,一旦工作現場發(fā)生變化,只需修改控制程序即可,系統(tǒng)維護也變得十分方便。
PLC現地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建成有利于對涵閘進行安全可靠的控制,有利于對黃河水資源進行科學的調度管理。同時,它也是實現黃河引黃涵閘遠程監(jiān)控的基礎。
2.PLC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及系統(tǒng)組成
2.1 系統(tǒng)主要功能
(1)完成對涵閘基礎數據信息的采集和處理,數據信息的顯示則由和PLC相連的觸摸屏來完成。這些信息包括水位、閘位、電壓、電流等。
(2)通過觸摸屏和PLC控制系統(tǒng)實現閘門升降過程的自動化控制。
(3)具有過壓、過流、過載、上下限位等保護功能。當系統(tǒng)出現過壓、過流、過載、到達上下限位等故障時,一方面通過PLC控制程序實現自動關閘,另一方面給出報警指示信息,使控制間的操作人員能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4)本系統(tǒng)的控制部分是將傳統(tǒng)的手動控制回路和PLC自動控制回路相結合,現地操作人員通過一組切換開關實現手動控制/PLC控制方式的轉換。在手動控制方式下,現地操作人員通過按鈕啟閉閘門;在PLC控制方式下,借助觸摸屏可以實現閘門的自動啟閉控制。
2.2 系統(tǒng)組成
涵閘PLC監(jiān)控系統(tǒng)由控制核心設備——帶以太網接口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綜合顯示控制屏(觸摸屏)、電氣主回路設備、控制回路設備、自動化元器件等裝置構成。本系統(tǒng)采用施耐德Momentum系列PLC。
涵閘啟閉機電氣主回路設備、控制回路設備包括啟閉機、交流接觸器線圈、繼電器等電氣與執(zhí)行機構。自動化元件主要包括閘位計、荷重傳感器和水位計等。
采用觸摸屏來操作和顯示有關參數。觸摸屏和PLC之間通過RS485接口通信。以下是涵閘PLC現地監(jiān)控系統(tǒng)總體結構示意圖(圖1):
3.PLC監(jiān)控系統(tǒng)硬件設計
3.1 輸入輸出點分析
以二孔涵閘為例,工作現場開關輸入量有手動控制/PLC控制信號、上下限位信號、接觸器和斷路器輔助觸點的狀態(tài)信號等。模擬量輸入信號有水位、荷重、電壓、電流、溫濕度等。開關輸出量為控制中間繼電器及驅動聲光報警器的信號。
3.2 涵閘電氣主回路設計圖
電氣主回路的的核心部分是用兩組接觸器觸點來控制電機的正反轉,從而實現涵閘閘門的上升和下降。主回路上的斷路器帶有分勵脫扣線圈,可以實現電機的緊急停機。電路設計圖如下(圖2):
3.3 涵閘電氣控制回路設計圖
控制回路的電源是經UPS穩(wěn)壓后的220V交流電??刂苹芈飞嫌幸粋€轉換開關,它可以實現手動控制/PLC控制的切換??刂齐姍C的兩組接觸器線圈KM1和KM2的常閉觸點是互鎖的,這種互鎖的方式可以避免因按鈕的誤動作造成上升和下降接觸器線圈同時接通而產生的主回路短路故障。控制回路圖如下(圖3):
3.4 PLC回路設計圖
根據上述的I/O點分析,PLC回路圖設計如下(圖4):
4.PLC監(jiān)控系統(tǒng)軟件設計
軟件要實現的功能除了對工作現場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和處理外,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閘門啟閉的控制邏輯了。閘門的自動啟閉是通過比較閘位(即閘門高度)設定值和閘位當前值后,操作員給出上升或下降控制指令,由控制程序實現的。閘門在上升或下降之前,系統(tǒng)給出10秒的聲光報警信號。以下是閘門啟閉的邏輯框圖:
根據系統(tǒng)軟件的設計要求以及閘門啟閉的邏輯框圖,可以編寫出實現監(jiān)控系統(tǒng)要求的984LL程序(程序在Concept組態(tài)環(huán)境下編寫,是一種梯形邏輯)。以下是監(jiān)控系統(tǒng)部分控制程序。
4.1 當前閘位檢測
閘位計采用倍加福公司生產的絕對編碼器。該編碼器是多圈絕對值型。單圈的位置信息有13位,圈數信息有12位。共25位,如下所示:
由于25位數據信息被PLC讀取后,占用PLC的2個字(32 bits)的內存。檢測閘位的關鍵在于對上述25位數據信息的處理。在精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移位的方法,將圈數信息和位置信息移到一個字的內存里,這樣方便了處理。以下的程序中,地址400411和400412的內存中存放的圈數和位置信息整體右移了5位,這樣圈數和位置信息都放進了地址400412的內存中,圈數8位,位置8位。這樣處理雖然丟失了一些信息,但是對閘位檢測來說,依然可以達到很高的精度,而且極大地方便了處理。經處理后,當前閘位存放在地址為400112的內存中。閘位檢測及處理程序如下:
4.2當前閘位與閘位設定值的比較
實現PLC對閘門自動啟閉的控制,其關鍵是當前閘位和設定閘位的實時比較。以下程序中,閘位設定值放在地址為400111的內存中,它是通過觸摸屏輸入的,當前閘位在400112中。其比較結果將輔助線圈000111和000112置位,這些輔助線圈常開觸點的狀態(tài)即為閘門上升或下降的控制指令信息。當閘位當前值與設定值相等時,線圈被復位,閘門停止動作。圖中的000710、000316等地址存放的是系統(tǒng)輔助觸點的狀態(tài)值,比如限位開關的狀態(tài)等。
5.關鍵問題的解決
5.1 手動/PLC控制的切換
PLC與傳統(tǒng)手動控制系統(tǒng)的銜接方法是,在手動回路與PLC控制回路之間設置切換開關?,F地自動啟閉閘門時采用PLC自動控制系統(tǒng);當PLC控制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或者有其他特殊因素時采用手動控制系統(tǒng).
5.2 安全的保護機制
現地監(jiān)控系統(tǒng)除了有過壓、過流、過載及限位保護外,還應在主回路設置帶分勵脫扣線圈的斷路器,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使系統(tǒng)緊急斷電。同時,兩組接觸器輔助觸點的狀態(tài)可作為開關輸入量接入PLC。通過判斷接觸器當前狀態(tài)的合法性,可大大減少接觸器故障引發(fā)的事故。
5.3 穩(wěn)壓及信號的防雷措施
為了保證PLC控制系統(tǒng)安全、可靠的的運行,對系統(tǒng)供電電源應采取穩(wěn)壓措施,對輸入信號應采取防雷措施。
5.4 程序的調試和保存
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否安全可靠運行,硬件配置很重要,軟件同樣很重要。在PLC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為了達到設計要求,程序需要反復調試。程序調試完畢后,為了避免控制程序在系統(tǒng)斷電后丟失,一定要將程序寫進PLC的FLASH存儲器中.
6.結束語
與傳統(tǒng)按鈕-接觸器手動控制系統(tǒng)結合,采用PLC實現涵閘啟閉的自動控制,增加控制功能,提高系統(tǒng)性能,實現高效自動化生產,其關鍵是充分發(fā)揮PLC的優(yōu)勢,利用其綜合監(jiān)控機制,解決好通信、保護等問題,實現系統(tǒng)手動控制/PLC自動控制的良好切換,提高整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綜合性能,達到高效生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郭宗仁,吳亦鋒,郭永.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系統(tǒng)設計及通信網絡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
[2] 王永華,王東云等.現代電氣及可編程控制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
[3] 施耐德電氣公司.Modicon Concept 2.0編程軟件用戶手冊.
[4] 施耐德電氣公司.Momentum I/O基板和通訊適配器.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PLC For Automatic Reform In Local Observ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Gate of Yellow River Sluice
Dong Haibing
Elect..& Info. Eng ,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衡陽 42100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of PLC applied In Local Observ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Gate of Yellow River Sluice, at the same time, it indicat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trolling system of PLC and the manu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pushbutton-relay, which achieves the switch of raising and falling Gate of Yellow River Sluice between manual system and PLC system. In this Paper, Observ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PLC is set forth by expounding typical function, segments and designing of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olvent of sixty-four-dollar question is brought forward. This system is a very safe, reliable and powerful system, which indicates a good method of Automatic Reform In Local Observ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Of Gate of Yellow River Sluice. This system came true in 5 Gates of Yellow River Sluice in Shandong Province at present.
Keywords PLC Observ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Automatic Reform Raising and Falling Gate of Yellow River Sluice Switch
作者簡介:
董海兵(1980-),男,湖北蘄春人,重慶大學光電技術及系統(tǒng)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現任湖南工學院教師。主要從事自動控制、光電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