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07-16 11:50:00來源:dujing
圖1. 編制伺服同期運行的PLC程序[/align]
要實現(xiàn)伺服同期功能,必須在PLC梯形圖上編制相關程序:
在三菱M64CNC的接口中,R435是一確定伺服同期功能的數(shù)據(jù)寄存器.對R435設定不同的數(shù)值,可以指定任意兩軸進入"伺服同期"模式.本文中指定第1軸和第4軸同期.第1軸為基準軸(X),第4軸為從動軸(A).
修正模式在調試初期經(jīng)常用到.對于半閉環(huán)系統(tǒng),當機械精度影響到兩軸不平衡時,會引起"同期誤差過大"報警,這時必須進入"修正模式",對其中某一軸進行調整.在"修正模式"下,只能用"手輪模式"進行操作.修正模式的接口是――Y22A.
[align=center]
圖2[/align]
2.相關的參數(shù)
參數(shù)#1068————————-該參數(shù)指定"從動軸的軸號".(必須在基準軸名下設置)
參數(shù)#2024——————————設定同期誤差值(只在基準軸名下設置)
[align=center]
圖3 [/align]
3.原點的設置
對伺服同期的兩伺服軸,其原點設置究竟該兩軸分別設置原點還是只設置一個原點?從理論上來說當然應該每一軸各自設置原點.但從實際來看,兩伺服電機裝在龍門銑床的橫梁兩端,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機械精度誤差的影響,當某1軸的實際運行距離超前或落后另1軸2mm時,就會引起其中1軸的報警(電流過大)。
而如果每一軸分別設置原點,將給兩個原點開關的安裝,調整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對于龍門銑,兩伺服軸同時進退運動,其中1軸到達機床原點位置,另1軸到達的位置也可視為其原點位置.兩軸的行程誤差只要超過某一值就會產生"(電流過大)"報警.所以不會產生某1軸"虛假回原點"的問題。
因此在實際調試過程中,對兩伺服同期軸只設置了一個原點信號,將該原點信號設置在基準軸一邊。
4. 回原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即使只設置了一個原點,在執(zhí)行回原點操作時仍然出現(xiàn)下列情況:當基準軸回到原點后,從動軸屢屢出現(xiàn)"(電流過大)"報警.無法完成兩個軸同時回原點的操作.當然也就無法進入自動狀態(tài)。
啟動伺服同期功能后,在點動操作和手輪操作時,由于機械安裝和絲桿精度的影響,每每只運行30――50mm,就會出現(xiàn)"(電流過大)"報警.現(xiàn)場調試時解決的辦法是將參數(shù)#2213(電流限制值)調大(最大值是靜態(tài)額定電流的500%).但如果該參數(shù)過大.有可能損害機械系統(tǒng),特別是對新裝配的機床而言,應該謹慎的調整#2213參數(shù).根本的解決之道是在回原點操作完成后,馬上執(zhí)行機械精度誤差補償.使電氣精度和實際精度相一致。
但是,現(xiàn)在連回原點都遇到了問題……….
在顯示屏上仔細觀察,回原點的過程的報警現(xiàn)象是這樣發(fā)生的:當基準軸(X)回到原點后,從動軸(A)繼續(xù)運行1.6――1.8mm后發(fā)生報警.這說明兩軸的電氣原點之差至少達到2-3mm。
在仔細分析了回原點的各個參數(shù)后,可以看到參數(shù)#2028(柵罩量),#2027(原點偏移量)最為關鍵.其中參數(shù)#2027(原點偏移量)指"電氣原點到實際原點之間的距離".現(xiàn)在兩個軸之間的原點存在偏差.通過調整參數(shù)#2027,可以使其達到一致.參數(shù)#2027的單位是1/1000 mm.設置基準軸(x)的#2027=3000, 再進行回原點操作,果然兩軸同時回原點完成.證明以上的分析是對的。
[align=center]
圖4[/align]
為了使兩軸的原點達到相對的一致.利用顯示器上的"伺服監(jiān)視"畫面,監(jiān)視基準軸(x)的電流值,反復調節(jié)參數(shù)#2027,當基準軸(x)的電流值<20%時,可以認為達到基本要求了。
5. 機械精度誤差的補償
對于伺服同期的雙驅動系統(tǒng),在完成回原點操作后必須立即進行"機械精度誤差的補償",很明顯,如果不做"機械精度誤差的補償",由于機械誤差的原因,會經(jīng)常引起"電流過大"報警.這可以認為是一次初期補償,待磨合后,應該再進行一次補償。
6. 軟極限引起的問題
伺服同期的雙驅動系統(tǒng)在運行中遇到的另一問題是當其中一軸運行到軟限位時,一軸停止,另一軸繼續(xù)運行,又產生"電流過大"報警.(雖然兩軸設定的軟限位數(shù)值相同.).這種情況顯然是機械精度累積誤差引起.一旦產生報警,必須用手輪模式對報警軸進行調節(jié).這對于操作工來說很麻煩.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一個辦法是加裝一硬開關,用該信號切斷自動和手動運行.但這會增加故障點。
另一辦法是用DDB功能在軟極限前取一點,用該信號切斷自動和手動運行.這個辦法不增加成本和故障點.方法如下:
[align=center]
圖5. DDB功能的實現(xiàn)[/align]
將讀出的第1軸和第4軸當前位置數(shù)據(jù)(D200/D204)與軟極限前的一固定點做比較.當?shù)冢陛S和第4軸當前位置超過該固定點位置時,即切斷自動和手動運行.避免了機械碰上軟極限.相當于又加上一道保護。
經(jīng)過以上處理,兩同期軸能夠正常停止.沒有報警出現(xiàn)。
這也是解決機械累積誤差的一個有效辦法。
通訊地址:武漢市武勝路泰合廣場3805室 黃風
郵編:430033
TEL:027-85712820 13607177391
電郵:hhhfff57710@sina.com
標簽:
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ǎng)(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11-20
500kN.m聯(lián)軸器扭矩剛度疲勞試驗系統(tǒng)
2025-11-10
2025-11-10
2025-11-07
2025-10-31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