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07-10 10:01:00來源:zhangting


圖3 第二種直道情況[/align]
此情況是對第一種情況的再確認,左轉大彎并經過第一種情況后,再經歷此種情況,可確認無誤前方為直道,繼續(xù)提升小車的加速能力??刂瞥绦蛴蓮澋莱绦蚯袚Q到直線穩(wěn)定程序。
第三種直道情況 (圖4)
[align=center]
圖4 第三種直道情況[/align]
此時采取直線穩(wěn)定控制。由于前兩種情況已經明確識別為直道,此種情況只是增加直道識別的成功率。
第四種直道情況(圖5)
[align=center]
圖5第四種直道情況[/align]
與第二種情況類似,對第五種情況的再確認,右轉轉大彎并經過第五種情況后,再經歷此種情況,可確認無誤前方為直道,繼續(xù)提升小車的加速能力??刂瞥绦蛴蓮澋莱绦蚯袚Q到直線穩(wěn)定程序。
第五種直道情況(圖6)
[align=center]
圖6第五種直道情況[/align]
在右轉大彎后,出彎時最可能出現(xiàn)的前后排傳感器檢測到黑線時的組合情況。適用于右轉轉 90o彎、180o彎。提前得到出彎信息,舵機向右轉動較小角度,并在此時采取加速動作,起到彌補前瞻不足的作用。在賽道的s彎出現(xiàn)時,不滿足直道的第二種識別方式,故不會加速。
(2)直道識別,程序輔助確認
進入彎道后,隨著小車的行進,會發(fā)生振蕩,致使出彎時不一定滿足上述5種情況。為了提高直道的識別成功率,增加第二種直道判別方法。兩者同時起作用,滿足第一種后經過最多15ms確認是直道。
程序是循環(huán)執(zhí)行,我們的程序執(zhí)行頻率是2KHz。采用定時中斷(15ms)的方式,對前排中間3個傳感器(編號為3、4、5)使用3個計數(shù)器分別計數(shù),每次執(zhí)行程序若是其中一個檢測到黑線,相對應的計數(shù)器加1。經過計算,15ms內所能計數(shù)的最大值為31。我們設定計數(shù)的最大值,若在15ms內達到所要求的計數(shù)值,就認為是直道,切換直道程序并將計數(shù)器清零;若15ms內沒有達到所要求的計數(shù)值,計數(shù)器清零,重新計數(shù)。例如小車為2m/s的速度,小車行進3cm。我們只要判斷2~2.5cm內為直道即可。所以設最大計數(shù)值為20~25即認為是直道,跳出彎道程序。
當然也可以采用更嚴格的方法來判斷,只需調整定時中斷的時間和計數(shù)值即可。此條件在進入直道后總能滿足,所以作為第一種直道判別方式的補充,保證直道的穩(wěn)定可靠識別。
直線穩(wěn)定控制策略
小車出彎后,由于舵機的反應不靈敏,智能車會發(fā)生振蕩,隨后才能達到穩(wěn)定,為了盡早減小振蕩,采用如下方式控制小車出彎后的動作:
在彎道策略中設置標志位,進入直線程序后,識別標志位,對控制舵機轉向的公式采取修正設置。公式為:q=K1q1+K2q2;其中q為最終送給舵機的控制量,q1為前排光電傳感器的返回轉角值,q2為后排紅外返回轉角值。K1、K2分別為前后排傳感器的加權比例值。通常情況下K1、K2為1,需要時則改變賦值。
當小車從彎道進入直道并成功識別出直道后,減小K1的值,由于后排傳感器距離小車的前輪(轉向輪)很近,小車中心偏離黑線時,不會在后排傳感器橫向位置產生很大位移(相對于前排傳感器),故小車在直線上舵機調整的次數(shù)就會明顯減少,直線的穩(wěn)定性會好。同時,根據(jù)前后排不同傳感器的組合,給出不同的轉角策略(在程序中以列表的方式體現(xiàn)),近一步提高直線的穩(wěn)定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邵貝貝,單片機嵌入式應用的在線開發(fā)方法[M],清華大學,2004
2.卓晴等,學做智能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7.3標簽:
上一篇:變頻器在起重設備上的應用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500kN.m聯(lián)軸器扭矩剛度疲勞試驗系統(tǒng)
2025-11-10
2025-11-10
2025-11-07
2025-10-31
2025-10-22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