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8-09 11:43:23來源:傳動網(wǎng)
電容式觸摸屏與傳統(tǒng)的電阻式觸摸屏有很大區(qū)別
電阻式觸控屏幕在工作時每次只能判斷一個觸控點,如果觸控點在兩個以上,就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了,所以電阻式觸摸屏僅適用于點擊、拖拽等一些簡單動作的判斷。而電容式觸摸屏的多點觸控,則可以將用戶的觸摸分解為采集多點信號及判斷信號意義兩個工作,完成對復雜動作的判斷。
使用兩根手指的拉伸、換位即可在屏幕上完成諸如放大、旋轉這樣趣味十足的操作,這在電容式觸摸屏出現(xiàn)之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其實觸摸屏的實現(xiàn)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普通液晶屏上增加透明的觸控面板。而我們所說的電阻式及電容式等類型,則是根據(jù)其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劃分的。目前觸摸屏的分類主要有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表面聲波四種類型。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還是電阻式觸摸屏,它已經(jīng)被廣泛的應用在手機和隨身數(shù)碼產(chǎn)品當中。
電阻式觸摸屏工作原理
在分析電容式觸摸屏原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阻式觸摸屏的工作原理。
電阻式觸摸屏主要是利用壓力感應進行控制。它的構成是顯示屏及一塊與顯示屏緊密貼合的電阻薄膜屏。這個電阻薄膜屏通常分為兩層,一層是由玻璃或有機玻璃構成的基層,其表面涂有透明的導電層;基層外面壓著我們平時直接接觸的經(jīng)過硬化及防刮處理的塑料層,塑料層內(nèi)部同樣有一層導電層,兩個導電層之間是分離的。當我們用手指或其他物體觸摸屏幕的時候,兩個導電層發(fā)生接觸,電阻產(chǎn)生變化,控制器則根據(jù)電阻的具體變化來判斷接觸點的坐標并進行相應的操作。
電容式觸摸屏工作原理
與電阻式觸摸屏不同,電容式觸摸屏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
電容式觸摸屏的感應屏是一塊四層復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nèi)表面和夾層各涂有一層導電層,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當我們用手指觸摸在感應屏上的時候,人體的電場讓手指和和觸摸屏表面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對于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于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從觸摸屏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并且流經(jīng)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
相比傳統(tǒng)的電阻式觸摸屏,電容式觸摸屏的優(yōu)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操作新奇。電容式觸摸屏支持多點觸控,操作更加直觀、更具趣味性。
2.不易誤觸。由于電容式觸摸屏需要感應到人體的電流,只有人體才能對其進行操作,用其他物體觸碰時并不會有所相應,所以基本避免了誤觸的可能。
3.耐用度高。比起電阻式觸摸屏,電容式觸摸屏在防塵、防水、耐磨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現(xiàn)。
作為目前正當紅的觸摸屏技術,電容式觸摸屏雖然具有界面華麗、多點觸控、只對人體感應等優(yōu)勢,但與此同時,它也有以下幾個缺點:
1.精度不高。由于技術原因,電容式觸摸屏的精度比起電阻式觸摸屏還有所欠缺。而且只能使用手指進行輸入,在小屏幕上還很難實現(xiàn)辨識比較復雜的手寫輸入。
2.易受環(huán)境影響。溫度和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改變時,也會引起電容式觸摸屏的不穩(wěn)定甚至漂移。例如用戶在使用的同時將身體靠近屏幕就可能引起漂移,甚至在擁擠的人群中操作也會引起漂移。這主要是由于電容式觸摸屏技術的工作原理所致,雖然用戶的手指距離屏幕更近,但屏幕附近還有很多體積遠大于手指的電場同時作用,這樣就會影響到觸摸位置的判斷。
3.成本偏高。此外,當前電容式觸控屏在觸控板貼附到LCD面板的步驟中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困難,良品率并不高,所以無形中也增加了電容式觸控屏的成本。
前景展望
在以往,因成本和技術等因素,電阻式控制面板被采用的量遠遠超過電容式觸控技術。但在近一階段,隨著工藝進步和批量化,電容式觸摸屏的價格正在不斷的下降,與電阻式觸摸屏的價格差距也越來越小,在價格上逐漸具備了與電阻式觸摸屏競爭的能力。
隨著蘋果iPhone、iPodTouch等產(chǎn)品的紅火,不僅各大廠商都開始了對電容式觸摸屏產(chǎn)品的研發(fā),就連諸多3M、Synaptics這樣的觸摸屏制造商也大量跟進,紛紛投入到電容式觸摸屏的研發(fā)及生產(chǎn)當中。相信隨著競爭的不斷升級,電容式觸摸屏在短期內(nèi)將會有很大的發(fā)展;而電容式觸摸屏的應用也不會僅僅是現(xiàn)有的手機、隨身影音播放器等產(chǎn)品,還可能向相機、GPS導航器、游戲機等更多的產(chǎn)品上拓展。
最后,我們要說的是:盡管電容式觸摸屏有其獨到的賣點,但從功能的全面性及穩(wěn)定性等方面來看,它目前還不足以取代電阻式觸摸屏根深蒂固的位置。在一定時期內(nèi),相信這兩種類型的觸摸屏將會在市場內(nèi)展開更激烈的競爭。至于鹿死誰手,現(xiàn)在判斷未免還有些太早。
標簽:
中國傳動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ǎng)(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wǎng)”,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或業(yè)內(nèi)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chǎn)品新聞
更多>2025-04-30
性能躍升20%!維宏NK300CX Plus數(shù)控系統(tǒng)...
2025-04-11
2025-04-08
【產(chǎn)品解讀】全面提升精密制造檢測節(jié)拍...
2025-03-31
應用案例 | 使用宏集TELE監(jiān)控繼電器監(jiān)控...
2025-03-26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