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達成協(xié)議,共同在全球范圍內將開采油氣資源,以試圖擱置長期競爭,更好地利用雙方共同的金融資源與專業(yè)技能,為其快速增長的經濟確保能源供應。
盡管這兩個能源緊缺的國家已在多個國際石油項目上展開合作,但兩國歷史上素來交惡,雖曾組成聯(lián)盟,試圖共同購買國外能源資產與原油以降低成本,但大多泡了湯。
根據(jù)周一印度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簽署的初步協(xié)議,兩家公司將共同勘探其他國家的資產,鞏固在緬甸、敘利亞和蘇丹的現(xiàn)有合作伙伴關系。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說,該公司還與中方達成協(xié)議,在原油和天然氣的提煉與加工、石油產品的營銷與分銷,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和運營方面擴大合作。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海外投資子公司常務董事迪內希。薩拉夫說:“我們認為合作比競爭更好。”
在獲取遍布全球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股權方面,中國比印度更加成功,常常在發(fā)展中國家為基礎建設項目提供大額貸款和資金,從而為四大國有能源公司簽署協(xié)議牽線搭橋。其中最大的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及其上市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海外投資子公司正在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就輸送緬甸天然氣管道事宜開展合作。這條管道將于明年竣工。
雙方還在敘利亞展開合作,共同持有36個生產領域的股份。合作地區(qū)還包括蘇丹,盡管由于蘇丹和南蘇丹之間的軍事沖突,那里的石油開采已基本停止。
中石油和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都表示,有興趣參與建設從南蘇丹通往肯尼亞東非海岸的石油管道,從而繞開穿過蘇丹北部的傳統(tǒng)出口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