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能否解決風電并網消納的難題?

時間:2012-02-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曹志安表示,國網已制定出十項舉措促進風電等清潔能源發(fā)電的快速發(fā)展,實現(xiàn)綠色供電目標。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曹志安表示,國網已制定出十項舉措促進風電等清潔能源發(fā)電的快速發(fā)展,實現(xiàn)綠色供電目標。

  據悉,這十項措施中力度最大的為解決風電并網消納問題,其中,排在首位并被國家電網寄予厚望的是“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全面提升電網大范圍消納風電能力”。說白了,就是建設國網力推8年之久的交流特高壓電網工程。這層意思在國網公司外聯(lián)部主任尹積軍的一席話中可以看出端倪,他在發(fā)表國家電網《公司的價值》白皮書時說:“以風電為例,如果僅限省內消納,2020年全國可消納風電規(guī)模僅為9000萬千瓦左右,而通過建設特高壓電網和跨區(qū)跨省消納,則可提升消納風電規(guī)模約一倍,達1.6萬億千瓦以上?!?/p>

  其實,不只是《公司的價值》白皮書,在2010年發(fā)布的《國家電網公司綠色發(fā)展白皮書》和2011年發(fā)布的《國家電網公司促進風電發(fā)展白皮書》中,國家電網均把建設交流特高壓電網作為解決風電并網問題的首選,其解決方法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把我國風電基地的風電通過特高壓電網送到‘三華地區(qū)’(華北、華東、華東)”。但是,這是解決我國風電并網問題的上策嗎?

  筆者以為,交流特高壓電網是一種可以深入研究論證的路徑,但并非解決風電并網的上策。

  第一,交流特高壓電網只是在風電傳輸方面給出一種解決方法,而并未涉及到風電并網的本質問題

  “制約我國風電并網及消納的本質原因是電力市場的約束?!眹夷茉淳中履茉春涂稍偕茉此舅鹃L王駿、副司長史立山、梁志鵬都多次以多種方式表達了這層意思。

  王駿在其《新能源發(fā)展探析》一文中的論述最為深入:“電網企業(yè)只有在‘只負責傳輸電力,不參與買賣電力’的條件下,用電戶與發(fā)電企業(yè)之間才有可能建立起電力市場,才有可能形成千家萬戶建設、使用新能源,大規(guī)模、高效替代化石能源的局面。這個體制設計正是中央和國務院十年前下發(fā)的電力行業(yè)市場化改革方案核心內容,在國務院2003年批準的電價改革方案中都有表達。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國隨后的電價市場化改革停滯?!?/p>

  而交流特高壓電網解決風電并網的關注點在傳輸,即把風電基地的風電傳輸到用電需求最大的“三華地區(qū)”,并未涉及到電力市場這個核心問題,退一步講,即使能夠治標,也不能治本。

  我國蒙西地區(qū)風電集中程度已經超過美國,然而該網2011年10月15日卻出現(xiàn)了全部日電量中風電電量占24%的紀錄,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蒙西電網是地方企業(yè),是個純火電系統(tǒng),加之冬季燃煤熱電聯(lián)產“硬負荷”比重甚大,除已建成的“點對網”煤電東送通道外,沒有風電外送手段。這從實踐說明了,風電輸送并非風電并網及消納問題的主要矛盾。

  第二,與風電分散接入電網和用高壓、超高壓輸電線相比,用特高壓送風電的經濟性較差

  按照國家電網的說法,特高壓電網的建設費用初步預算5000-6000億元,總投資將超過萬億,這是有史以來,電網的最大一筆投資,需要深入研究論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