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記者從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了解到,經過5年持續(xù)攻關、現場試驗和規(guī)模化應用,中國石油“低滲透油氣藏水平井增產改造技術與工業(yè)化應用”項目取得重大成果,水平井分段壓裂后,平均單井日產6.5噸,是周圍直井平均日產量的3.9倍。這項成果整體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成為我國低滲透油氣藏提高單井產量的利器,并為頁巖氣開發(fā)儲備了關鍵技術。
據勘探與生產板塊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石油累計探明儲量中,低滲透油藏占到41.54%,表明新增產量越來越依賴低滲透油氣藏。而在國外,水平井加分段壓裂技術奠定北美非常規(guī)油氣開發(fā)的技術基礎,特別是長水平段加分段壓裂,使美國的頁巖氣年產量超千億立方米。中國石油攻克低滲透油氣藏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瓶頸,為水平井在低滲透油氣開發(fā)中規(guī)模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使大量不可采儲量轉化為可采儲量,意義重大。
低滲透水平井分段壓裂增產改造技術是開發(fā)低滲、薄油層,以及增加單井控制儲量與提高單井產能的一項重大技術。經過5年攻關,中國石油形成低滲透油氣藏水平井改造的三大主體工藝技術、四項配套技術和一套壓裂裂縫與井網優(yōu)化設計方法。5年來,這個項目共申請專利74項。其中,發(fā)明專利29項,授權11項;實用新型專利45項,授權35項。
今年1月17日,中國石油科技管理部在北京召開“低滲透油氣藏水平井增產改造技術與工業(yè)化應用”成果鑒定會,中國工程院院士袁士義、沈忠厚和蘇義腦,以及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原副總裁胡文瑞等16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這一項目進行鑒定。鑒定認為,這項成果突破了低滲透油氣藏水平井儲層改造的瓶頸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不動管柱多級滑套水力噴砂分段壓裂技術國際領先。
中國石油低滲透水平井分段壓裂增產改造技術攻關2006年8月啟動,由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牽頭組織,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廊坊分院、大慶油田、長慶油田和吉林油田聯合攻關突破技術瓶頸。到2010年年底,這一項目初步建立起一套水平井壓裂裂縫與井網優(yōu)化設計方法,形成水平井雙封單卡分段壓裂技術、封隔器滑套分段壓裂技術和水力噴砂分段壓裂技術三大主體技術,完善了化學暫堵膠塞分段壓裂技術、碳酸鹽巖儲層自轉向高效酸化/酸壓技術、水力裂縫監(jiān)測與評價技術,以及水平井修井作業(yè)技術四項配套工藝。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今年已完成686口水平井,應用分段壓裂技術的水平井超過300口。分段壓裂技術的突破,推動了水平井在大慶、吉林、長慶、新疆、玉門和塔里木等油氣田低滲油氣藏的工業(yè)化應用。
大慶油田應用雙封單卡分段壓裂技術壓裂水平井162口井828段,壓裂施工成功率96.3%,其中5段以上98口井,占60.4%。
已投產的150口井壓裂初期平均單井日產油9.5噸,是周圍直井的4.9倍。與直井對比,累計凈增油51.9萬噸,凈增經濟效益9.8億元。
吉林油田應用不動管柱滑套分段壓裂技術壓裂水平井231口590段,施工成功率99%,已投產水平井穩(wěn)定產量是周邊直井的3.6倍,累計產量是周邊直井的2.7倍,累計產油50.68萬噸。與直井相比,累計凈增油34.95萬噸,凈增經濟效益13.3億元。
長慶油田應用水力噴砂分段壓裂技術壓裂油井128口631段,施工成功率98%,目前平均日產油4.86噸,累計產油31.22萬噸;壓裂氣井73口260段,施工成功率98.5%,目前平均日產氣6.1萬立方米,累計產氣13.14億立方米。與直井相比,累計凈增油17.9萬噸,累計增產氣11億立方米,凈增經濟效益5.8億元。
新疆、玉門和塔里木等油氣田,應用水力噴砂分段壓裂技術、自轉向高效酸化/酸壓技術、化學暫堵膠塞分段壓裂技術與限流分段壓裂技術改造水平井110口,累計產油28.4萬噸、產氣2.98億立方米,凈增經濟效益4.6億元。
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形成的水平井分段壓裂改造儲層技術,已開始大量應用于低滲和超低滲氣藏建產,將扭轉低滲透油氣藏多井低產的局面,實現“轉變發(fā)展方式、實現少井高產”的目標,有效推動中國石油逐年增加的低滲透儲量的有效動用及效益開發(fā)。項目的成功,也為中國石油下一步致密氣和頁巖氣攻關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和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