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棉花收獲季節(jié),今年棉花產量及品質如何?棉農心態(tài)怎樣?棉花產業(yè)鏈是何狀況?國家制定的收儲價有何影響?針對業(yè)內關注的這些問題,鄭商所組織進行了對山東河北棉區(qū)的調研。為期三天的考察,行程逾千公里,途經濟南、濱州、東營、滄州、衡水、德州等地,考察了當地棉花生產收購情況,與行業(yè)協(xié)會、涉棉企業(yè)座談,參觀了棉花交割庫,并采訪了棉農。
總體上有四大感受,一、今年山東、河北棉區(qū)棉花生產產量比去年增加,但由于9月初的連綿陰雨,影響了棉花的品質。二、棉花種植成本上升較大,棉農期望價較高,惜售心態(tài)上升。三、紡織企業(yè)大部分仍處在去庫存化狀態(tài),大訂單較少,業(yè)績不容樂觀。四、國家推出的收儲價將會起到穩(wěn)定整體產業(yè)鏈的作用,但效果及影響如何尚需觀察。本次考察只是讓我們了解了山東河北棉區(qū)的總體情況,但由于各地情況不同,差別依然明顯。
山東棉花產量大于去年棉農成本增加惜售明顯
25日考察地點:山東濟南
棉花目前已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棉農陸續(xù)開始摘棉。
今年山東棉區(qū)的總種植面積在1165萬畝,較上一年度增加了4%,產量預期較上年增加13.4萬噸達86萬噸以上。棉質比去年稍好一點。
棉花數量質量略好于去年
山東棉麻公司張共偉經理介紹說,雖然今年山東地區(qū)總的棉花品質好于去年,總產量也比去年要增加,但山東前期連綿的陰雨天氣對部分地區(qū)的棉花單產影響較大,部分地區(qū)棉花出現黃桃、爛桃現象,棉纖維品質降低,濱州、東營、德州等地區(qū)預計總產減幅達7%-8%,平均畝產從過去的500斤降至480斤以下,再低點可降至460斤左右,其中濟寧及菏澤的減產幅度最大,達15%左右,平均畝產在420斤—440斤左右。
而菏澤一家企業(yè)業(yè)務經理也告訴記者,今年棉質比去年稍強,但也強不到那兒去。今年菏澤提前摘棉存棉,因此損失相對較小,但菏澤地區(qū)的棉田畝產有不少地方僅僅在420斤左右,有的不足420斤,其中霉桃和爛桃大概占50—70斤,遠低于前期預期的畝產500—520斤,棉花質量以4級為主,三級棉很少。
目前,中小型紡企提價意愿較強,但受近期整體棉價上漲困難及下游訂單持續(xù)偏弱影響,前期頻頻大幅高報價的紡企心態(tài)有所轉變,出貨為主的心態(tài)逐漸成為主流。
交儲成本20610元/噸
據了解,自9月8日全國棉花收儲工作啟動以來,收儲量持續(xù)低迷。而企業(yè)除交儲之外,也面臨著多種選擇。據業(yè)內專家介紹,如果各市場價格大體一致,企業(yè)將首選現貨渠道,其次是交儲,最后可以選擇撮合交易和期貨。
如果現貨價格接近國家收儲價19800元時,若此時撮合跟期貨也低于19800元(可能性較小),則保留部分流動資金,用于收購后交儲,利用周轉率獲得利潤,其余資金則換成現貨頭寸,同時建立撮合以及期貨多頭頭寸。
該公司郭超經理表示,按照9月2日公布的籽棉收購參考價8.59元/公斤,再加上加工損耗1%,加工費600元/噸計算,收購加工成本合20000元/噸。再按照收購至加工成皮棉5天,等儀器化驗公檢結果10天,組批一天,運輸入庫2天,初檢2天,中儲數據處理3天,農發(fā)行80%付款2天,加起來一共25個工作日,剩余20%貨款日期不確定,利息成本約300元/噸。還有交易成本10元/噸,運輸成本100元/噸,稅費200元/噸,整個交儲成本總計20610元/噸。
棉農:收購價偏低,暫時不賣
“自家有田11畝,其中棉田2畝”,9月25日下午,山東濱州的棉農孫大姐正在自家的棉田里摘棉,她告訴記者,她家的棉田屬于自種自收,常年就保持2畝的規(guī)模,每畝的生產成本都在500多元。由于前期的連綿陰雨,對棉的質量有所影響。
據了解,除了像孫大姐這樣自種自收的棉農,還有承包棉花地,再自己摘棉的人,此外還有包地,然后雇傭拾花工來摘棉的。在與棉農的交流中,記者了解到今年其植棉的成本因物價的上漲明顯上調。
“種棉花用工多,不如種小麥玉米省心”。郭超經理介紹說,三種棉田成本也分三檔,不加人工成本及土地承包費的話,在500-700元/畝左右;若再考慮是承包地,那么成本上浮到980-1180元/畝;若在承包土地的基礎上再雇傭拾花工,成本將達1430-1640元/畝。
由于去年棉價較高,因此相比之下,今年棉花的收成算是不錯的,但成本的提高影響了棉農的收益,據了解,去年的棉農棉花售價在6元/斤,但是今年目前市場零星的籽棉收購價格僅在4.2-4.5元/斤,據郭經理介紹,前期籽棉價格曾經達到4.75元成交價格,但隨著期貨市場的下跌行情,這樣的價格也不多見了。棉農感覺價格太低,惜售情緒有所上升,因此成交量隨之下降。
據孫大姐介紹,去年的籽棉賣到每斤6元多,而現在的收購價還不到4.5元,想等等再賣。目前她正在采摘第四茬棉花,采摘好的正在晾曬,還沒有出售。
棉紗庫存高企鄭棉期價成企業(yè)重要參考
25日考察地點:山東濱州
考察的第二站是山東魏橋創(chuàng)業(yè)集團,該公司位于我國內地棉的主產區(qū)山東濱州,是一個集棉業(yè)、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熱電、鋁業(yè)于一體的特大型綜合企業(yè)。據了解,作為國內棉紡織業(yè)的龍頭之一,魏橋集團制定的棉花采購價格被行業(yè)內很多企業(yè)視為棉花現貨市場的“風向標”,影響著眾多涉棉企業(yè)價格的制定與生產經營,鄭州棉花期貨價格則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據該公司辦公室張主任介紹,今年1-8月,公司的銷售收入為1044億元,同比增長44.6%,利潤85億元。公司職工16萬人。用棉量方面,原料供應采購部供應部馬科長告訴記者,去年魏橋的用棉量在80-90萬噸,今年的量與去年持平,并沒有減少,日用棉量為2700—2800斤,1/3靠進口,1/3為自購,1/3靠送貨,所需棉花品級主要為四級棉和三級棉。目前公司棉花儲備合理,棉紗量保持正常庫存,為10天至1個月,開工率正常。
今年因為下游紡織需求的疲軟,很多紡織企業(yè)處于停產的狀態(tài)。而魏橋在開工率上依然處于正常水平。據此有期貨分析師認為,像魏橋這樣的上下游產業(yè)鏈較為完善的大型紡織企業(yè),其承受上游棉價變動的壓力較強;再就是下游訂單,雖然長單也處于短缺的狀態(tài),但是短單不缺,而且,企業(yè)有能力承接。
但據當地一家現貨企業(y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他們了解,4月份魏橋紡織的棉紗庫存有40萬噸,7月份市魏橋紡織的所有倉庫堆滿了棉紗和坯布,并且1/3的產能停產。而前不久,也就是9月初,庫存依舊高企,據他們估算棉紗庫存仍有三個月的庫存量即20萬噸,遠高于15-20天的正常庫存水平。而中紡銀泰小營庫的江經理介紹,濱州當地的多家中小型棉紡企業(yè)經營更加困難,多家企業(yè)被迫停產,甚至少數企業(yè)破產倒閉。
目前國內棉花期貨市場上并沒有魏橋集團的蹤影,不過馬科長告訴記者,在當前棉價大幅波動的過程中,鄭州棉花期貨價格已經成為公司了解棉花市場發(fā)展趨勢,制定棉花采購價格、合理安排生產等方的重要參考依據。目前公司也在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和掌握期貨知識。
據了解,山東濱州、東營等地的耕地大部分為堿性土壤,不太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但適宜棉花生長,當地農民大部分以種植棉花為主。
濱州市有中國紡織之都的美譽,包括魏橋集團在內的眾多棉紡織企業(yè)云集于此。在濱州中紡銀泰公司江經理看來,鄭棉期市對國內涉棉企業(yè)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很多中小型企業(yè)已多次采購并使用鄭棉倉單做原料,大部分棉花流通商則是采購鄭棉倉單直接為大型企業(yè)供貨,不但貨源穩(wěn)定,質量有保證,而且中間環(huán)節(jié)少、流通費用合理低廉,行業(yè)內也很認可。
江經理告訴及記者,以小營庫為中心,50公里為半徑,濱州的棉紡織企業(yè)至少保有1000萬支的紗綻產能,其中除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擁有650萬支的紗綻。該企業(yè)棉紡織生產規(guī)模和經濟效益連續(xù)9年居全國同行業(yè)首位,企業(yè)的棉花采購價格以及棉紗銷售價格在市場中起著引領的作用。
滄州棉麻做足“功課”套保取得成功
26日考察地點:河北滄州
在記者的調研中發(fā)現,雖然山東、河北等棉區(qū)的棉企眾多,但涉足套保的很少。而滄州市棉麻有限公司則在棉花期貨剛推出就開始關注、研究,并多次實施了套保。據公司副總經理劉曉明介紹,該公司設立了專門的期貨部,從2004年開始試探性的運作期貨套保,從小慢慢做大,期貨部共6名工作人員,都是棉花行內人,分工運作套保業(yè)務,接倉單,賣倉單,操盤……每天都關注鄭商所的棉花期貨價格。
去年棉價劇烈波動期間,滄州棉麻更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套?!皯?zhàn)役”。2010年7月,公司在期棉1.6萬多元時入場,之后,又追加資金,在期價2.9萬元時平倉。成功的套保不僅使公司獲得了較好利潤,也避免了棉花現貨的大幅波動帶來的成本支出。
立足調研套保策略靈活
滄州棉麻公司在期貨市場套保獲得的成功,并非靠運氣和投機取巧,其策略的制定、實施靠的是扎實的調研。
據介紹,2010年公司套保做得十分成功。2010年6月、7月期間,公司對國內棉花市場進行了調研。在通過對新疆以及內地主要棉產區(qū)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后發(fā)現,在當年5月份棉花出苗率不高,病蟲害較多。在南疆棉花將收獲時,當地陰雨連綿,產量受到影響。更重要的信號是,有的期貨公司與棉花收購企業(yè)簽訂的合同價是8元/斤,不加運費,棉價超過了1.7萬元/噸。綜合分析后,期貨部得出當時棉花期貨價格過低的結論,加上公司有備貨需求,于是在2010年7月期間,在棉花期貨16000元/噸左右的位置進行了買入套期保值。
初始套保資金在500萬元左右,并在棉花價格上漲過程中追加套保資金1000萬元,成功對即將備貨的棉源進行了保值。在2010年10月期間,公司通過對當時經濟以及棉花基本面的分析,得出棉價存在較大回落幾率。同時,公司在之后幾個月內存在一定去庫存壓力。于是,公司決策機構在棉花期貨25000元/噸的位置開始分批拋售年中的套保倉位,并在期貨價格達到33000元/噸之前,將買入的套保倉位平倉完畢。由本次套保操作,公司成功在期貨市場通過棉花期貨的買入套保獲得較好利潤,彌補了棉花現貨大幅波動的成本。
在談到今年棉花行情的套保策略方面,滄州棉麻的王四新總經理很肯定的說,將采取動態(tài)保值的策略。有貨就在期貨上做賣保,規(guī)避現貨下跌的風險,但是在隨著現貨市場上棉花的銷售,就會在期貨市場上平倉。
植棉面積比去年增30.5萬畝
今年河北省棉花播種面積是902.8萬畝,比上年增加30.5萬畝。其中植棉大市滄州市今年的植棉面積為200萬畝左右,增幅達5%。再就是產量預期方面,據滄州棉麻介紹,去年滄州的棉花單產較低,還不到400斤/畝,而今年棉花的長勢整體好于去年,單產量可達450-480斤/畝。這樣滄州的棉花產量預期增幅高達20%,為18萬噸左右。
滄州人有到外面包地的習慣,然后把生產的棉花拉回滄州進行加工,滄州人在廊坊、天津、東營等地都有包地。一般情況下,滄州的棉農將棉花賣掉之后,滄州棉花加工廠就去收天津、山東、河北衡水等地的棉花,因為當地收完棉花之后,地就空著,小麥已經來不及種植,只能來年種玉米。
關于今年的情況,王四新總經理表示,今年以來籽棉質量比去年好,但沒有預想的好,主要原因是天氣陰晴不定,這對棉花產量影響很大,三級棉目前不到10%,如果天氣可以持續(xù)向好,三級棉或許可以提高至30%。今年的棉花銷售量還可以,但質量不如前年,價格也不盡如人意。
據王總介紹,目前滄州下游紡織企業(yè)的紗線庫存在半個月左右,基本處于正常水平。而這與企業(yè)的經營模式有著絕對的關系。據了解,這些企業(yè)在賺錢后,并沒有急于擴大生產規(guī)模,而是留為備用資金。如此,在今年資金緊縮的大氛圍下,這樣的企業(yè),資金流通性還是很好的。
據了解,該公司成立時間18年,改制前,企業(yè)的年利潤基本在1000萬元以上。2004年改制后,公司擁有5個倉庫,面積800畝,5個加工廠,一座商場,倉儲能力25萬噸,每年4至5萬噸棉花經營量,占滄州地區(qū)1/3,員工280人。
籽棉收購已經開始
但仍未上規(guī)模
27日考察地點:河北衡水
在河北衡水,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棉花今年獲得豐收,同時企業(yè)的資金比較緊張,當地一些企業(yè)對國家收儲比較樂觀。而衡水周邊的紡織加工企業(yè)對期貨積極性比較高,但因為行情大起大落,今年對行情不好把握,目前都處于觀望中。
據衡水盈海棉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恒躍介紹,邯鄲、邢臺、衡水、滄州是河北四個主要的產棉區(qū),衡水有種棉的習慣,土地屬于鹽堿地又干旱,比較適合棉花生長。衡水400萬人口,去年棉田197萬畝,今年略有增長,達到204畝,正常年份產量都在15萬—20噸。在衡水,冀縣是衡水最大的產棉縣,氣候土壤都適合種植棉花。
吳恒躍也對比了過去跟現在的棉花情況,他說,今年棉花的品級和產量比去年有所提高。前年、去年都是8月底連續(xù)下雨,影響了棉花產量和質量,今年的棉花品級好于去年,從9月9日—19日下雨之后,又連續(xù)晴了十天,這對于維持棉花質量有好處,總體來看今年棉花品級好于去年。
記者了解到,目前衡水已經有部分加工廠開工了,并且籽棉已經開始收購,價格從4.1-4.5元,因為農民都在收秋,所以暫時還不成規(guī)模。但今年企業(yè)資金不足,收購受到影響。此外,過去收購棉花只能是供銷系統(tǒng)來收購,現在全放開了,大家都可以收購了,整個行業(yè)變的小型化了,這對于銀行的融資、貸款有很大的影響。
此外,前年山東濱州棉就好于衡水棉,去年三級棉很少,棉籽收購價目前已經從1.3元降低到1.25元再降到1.2元。
在行情大起大落之后,企業(yè)虧損,棉紡企業(yè)資金受到影響,資金比較緊張,而且社會資金的介入比之去年有減無增。從銀行角度說,由于宏觀調控的影響,央行調準加息,可貸資金規(guī)模降低,從而使得棉花的收購量受到影響。
據了解,衡水盈海棉業(yè)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470萬元,現有股東221人,擁有1個大型棉花交易市場,建有3個軋花廠、2個儲備庫。
此外,該公司還誕生了中國第一張期貨棉花標準倉單,平均年份成功注冊倉單棉約3萬噸,棉花期貨上市前三年,該公司庫存都占到鄭商所交割量的1/3。
吳恒躍認為,這次國儲棉收儲對棉花企業(yè)和棉農收入沒多大風險,比起2008年較為倉促的收儲來講,今年的收儲比較好,對穩(wěn)定棉花市場和棉價影響還是積極的。
收儲價支撐
預測春節(jié)前棉價穩(wěn)定
27日考察地點:山東德州
德州是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德州棉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介紹了德州產區(qū)的總體情況,分析了紡織企業(yè)面臨的難題,并結合國外國內的供需情況,對2011年度棉花的產銷形勢作出預測。
德州市是傳統(tǒng)的產棉區(qū),常年植棉面積200—300萬畝,近幾年有所下降,維持在150-160萬畝。目前德州市有棉花加工企業(yè)160家左右,其中400噸型企業(yè)80家,200型24家。截至7月底,2010年度參加公檢的企業(yè)有61家,公檢量6.72萬噸,占全省的29.6%。
德州市棉紡織業(yè)發(fā)達,目前擁有規(guī)模以上紡織企業(yè)415家,從業(yè)人員9.9萬人,其中棉紡企業(yè)247家,從業(yè)人員6.6萬人。全市紡紗能力500萬錠(其中夏津縣140多家,紡紗能力200萬錠),產能為全省的1/7、全國的1/20。全市年用棉量45萬噸左右,而2010年度棉花產量僅12萬噸左右,產不足需的矛盾更加突出,原棉需要大量從新疆等外省區(qū)及國外購進。
紡織企業(yè)面臨困難
德州市棉花協(xié)會副秘書長馬俊凱介紹說,去年是紡織企業(yè)近十年來日子最好過的一年。今年3月初以來,隨著棉價大幅下滑,棉紗價格也大幅跟跌,紡織企業(yè)經營非常困難。5-7月份當地中小型棉紡織企業(yè)中,80%左右停產、限產,其困難程度不亞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造成的影響。8月底以來,隨著棉價企穩(wěn)回升,棉紗銷售有所好轉,停產企業(yè)陸續(xù)復工,但仍處在微虧狀態(tài)。部分紗廠復工后,即使提高了工資都很難招到工人,整體開工率只有60-70%。
目前紡織企業(yè)仍然存在較大的困難:
一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德州市中小型紡織企業(yè)用工多為農民臨時工,工人月工資前年1200元、去年1500元目前1900元左右,即使?jié)q了工資招工也很困難。
二是融資困難,資金緊張。去年以來央行連續(xù)多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銀行也“差錢”,貸款利息逐步上漲,中小紡企貸款融資越來越困難。不少企業(yè)只能從民間及其他渠道高息借貸,無形中增加了企業(yè)生產成本。
三是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導致出口困難。多年來,我國紡織服裝業(yè)以低成本優(yōu)勢占領國外市場,為國家賺取了大量外匯。去年以來人民幣快速升值,相當于不斷壓縮了出口企業(yè)的利潤空間。
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原料價格波動、貸款利率上調等增加了企業(yè)經營成本,影響了紡織企業(yè)國際競爭力。我國紡織業(yè)以往勞動力成本低廉、原材料價格和環(huán)保成本偏低等優(yōu)勢已不復存在,外單開始向東南亞等低成本國家轉移。
預計今后幾年內,我國紡織品出口低成本的優(yōu)勢將逐步消失,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紡織業(yè)將逐步興起,我國紡織業(yè)產能將結束十幾年的快速增長期,進入穩(wěn)定期,幾年后產能可能會有所下降,產品檔次有所提高,低檔次產品將被淘汰,中低檔產品將向東南亞一些低成本國家轉移。
預計春節(jié)前棉價以穩(wěn)定為主
據美國農業(yè)部預測,2011年度全球棉花面積增加,產量將創(chuàng)紀錄的達到2677萬噸,同比增長7%。而全球的需求量大約2500萬噸左右,供應緊張將部分緩解。
據中國棉花協(xié)會監(jiān)測,2011年全國植棉面積8018萬畝,同口徑比較增長4.1%。5-8月下旬,全國氣候較適宜棉花生長,雖然局部地區(qū)受災,但總體長勢良好,預計單產高于上年,總產量738萬噸,比上年增長11%。全國需求量大約1000萬噸,仍有近270萬噸消費缺口需要靠進口彌補。
中國像美國那樣國家大量補貼棉農不現實,所以,今后棉田面積很難增長,面積將維持在7000-8000萬畝,總產600-700萬噸。而總需求量將維持在1000-1100萬噸。缺口將長期存在,每年大量進口棉花將成為現實。
今年德州植棉面積160萬畝左右,比上年略增。七、八月份天氣正常,對棉花生長和吐絮十分有利,籽棉的產量和質量好于去年。但9月9-16日連續(xù)出現一周陰雨天氣,對棉花的產量和質量產生較大影響,預計棉花產量下降5-10%左右,預計畝產470-480斤。正在裂桃吐絮的棉花質量會下降。
棉價不會大幅上升下跌
今年3月份,國家出臺收儲政策,規(guī)定從今年9月份到明年3月底,當正三級皮棉價格低于19800元/噸時,國家大量收購。在棉價大起大落的時候,國家出臺收儲政策,對于整個棉花產業(yè)鏈條來說,既保護了棉農利益,也讓棉市穩(wěn)定。因為有了這個政策,近期棉價不再持續(xù)下滑,基本趨于穩(wěn)定。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1年全世界棉花產量增加,我國棉花產量增加,國內紡織仍經營困難,用棉量會有所下調,但缺口仍達到近300萬噸。紡織業(yè)處境艱難,不支持棉價大幅上升;收儲價19800元/噸作支撐,棉價大幅下跌也不可能。因此,預計春節(jié)前棉價以穩(wěn)定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