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唯美的愛情詩為后人推崇的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有書“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巴山,即縉云山,自古便是避暑勝地。炎炎夏日,我們重慶公司一行人到此“重慶后花園”消暑避夏,找尋夏日的一縷清涼,一睹大詩人筆下“巴山”芳容。
縉云山,四季白云繚繞,磅礴郁積,氣象萬千。古人稱“赤多白少”是為“縉”,由于此山之間云霞時常變得色赤如火,如霓裳赤練,故名縉云山。山中翠竹成林,環(huán)境清幽,素有重慶“小峨眉”之稱,是處春觀云霧,秋賞落霞,夏避酷暑,冬踏殘雪,一年之中游人如織。
甫入山門,躍入眼簾的是一片墨綠。身處其間,炎熱之感頓消。
縉云九峰各有特色,我們選擇了香爐峰與獅子峰作為登頂主要目標(biāo)。香爐峰海拔854米,兩根巨大的石柱矗立峰旁,其勢險峻欲崩,巖體雋秀,表面凹凸,猶如敬神的柱香插在香爐之中,人們美其名曰香爐峰。朝霞滿天白云飄渺之際,縉云山上也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的迷人美景。
香爐峰柱底下有一塊盤石,其底與石柱間隙深而寬,好似從天外飛來一樣。所以有人說,真像黃山的飛來峰。站在這里,蘇東坡的千古名句“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不由涌上心頭。
“高處不勝寒”,恰好讓我們暫避酷暑
獅子峰與香爐峰遙相對峙。曾有打油詩這樣描寫:“到了縉云山,不登獅子峰,美景未盡覽,遺憾在心中”!為了不留遺憾,我們一行人全力登頂獅子峰。
全力登頂
獅峰海拔八百多米,從山下仰望,恰似雄獅俯臥,頗有壯闊之感。
我們沿著山路拾級而上,山風(fēng)習(xí)習(xí)拂走酷暑。漫步山道兩邊不時遇見各種國家級的珍稀樹種,令人時時駐足品鑒;當(dāng)我們終于登上頂峰,站在太虛臺憑欄遠(yuǎn)望,山中云浪滔滔,各種廟宇建筑點綴其間;山外的嘉陵江如綠帶纏繞,繞行山間,仿佛一幅古意盎然的水墨寫意。
山間清涼,在酷暑中感受到片片沁涼,極目嘉陵江優(yōu)美而壯闊的水色,令人神思奮飛,久久流連。此次登山之行,在我們在飽覽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之時,大家更進(jìn)一步相互了解、增進(jìn)了情誼,也在登峰之旅中體會到了超越自我,挑戰(zhàn)巔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