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獲悉,主要受鐵礦石運輸的大型海岬型船需求低迷影響,BDI指數今年以來已累計下跌超過20%。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BDI指數報收1317點,連續(xù)12天下跌,相比7月11日的1437點,跌幅為8.4%。
資料顯示,鐵礦石價格和BDI指數基本處于"同漲同跌"的態(tài)勢。在2008年上半年鐵礦石進口激增的時期,不僅鐵礦石進口價格推到200美金/噸的歷史高位,BDI指數也曾突破11000點的高位。
目前BDI連跌的情況,無疑意味著全球鐵礦石市場整體正處于低迷時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鐵礦石價格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逆勢"走高。數據顯示,經過數周的價格上漲,目前市場價格處于高位運行,26日外盤63.5印粉外盤主流報價在182-184美金/干噸左右。
"在全球鐵礦石市場反應低迷的情況下,國內鐵礦石價格卻維持高位,"一低一高"恰恰證明了三大礦山在鐵礦石的壟斷地位和其對價格的操控力。"有分析師稱。
隨著鐵礦石轉向季度和月度等靈活定價,對于鐵礦石的掌控力也愈發(fā)驚人。即使在海運費下跌,海運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依舊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把本應下跌的鐵礦石價格"力挽狂瀾"。
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即將出臺欲提升議價話語權
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李新創(chuàng)接受《ChinaDaily》采訪時說,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的編制工作已經完成,正在報請有關部門批準。他說,預計中國自己計算編制的鐵礦石價格指數不久就將對外發(fā)布,這將徹底改變中國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上完全依賴其他國家提供的價格信息被動定價的局面。
目前國際上有三個比較通用的鐵礦石定價指數,它們分別是普氏資源(Platts)、金屬簡報(MetalBulletin)和鋼鐵指數(SteelIndex)發(fā)布的價格指數。目前中國現貨鐵礦石市場上使用最廣泛的是普氏資源價格指數,這一指數也被鐵礦石三巨頭使用。
李新創(chuàng)表示,雖然普氏資源價格指數被廣泛使用,但是該指數并不能真實反映市場供需狀況。他說:"中國需要編制自己的價格指數,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權利。"他補充說:"三巨頭之所以選擇普氏指數是因為該指數最能維護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