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確定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戰(zhàn)略

時間:2009-08-3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道路是城市機體中的“血脈”,對首都北京而言,交通狀況更是一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經歷了巨大的城市變化,交通建設的發(fā)展也印證了北京的變化和中國的發(fā)展。

確定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戰(zhàn)略 道路是城市機體中的“血脈”,對首都北京而言,交通狀況更是一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經歷了巨大的城市變化,交通建設的發(fā)展也印證了北京的變化和中國的發(fā)展。
公共交通 確定公交優(yōu)先戰(zhàn)略 優(yōu)先發(fā)展公共交通是世界各大城市緩解交通擁堵的共同經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北京的公交車給人留下的印象就一個字——“少”,一是線路少,很多地方都不通公交車;二是車輛少,車型舊、車況差不說,客流量還特別大,一趟車等十幾分鐘是家常便飯。 到了90年代初,街上出現了小公共,但其安全性卻常常讓人擔憂。 隨著公共交通的不斷發(fā)展,路面公交線路越來越多。幾乎每個來京的外地乘客都說:“在北京坐公交真便宜!”從2007年1月1日起,北京市降低并統(tǒng)一市區(qū)公交普票票價,持卡乘車享受4折或2折優(yōu)惠,4角錢就能坐一趟公交車了。 到了2008年元月,像2007年城里人的歡呼一樣,北京郊區(qū)人興高采烈地踏上了9字頭公交車,他們進城出城也享受到了公交4折或2折的優(yōu)惠。2008年春節(jié)期間,7天時間區(qū)縣境內客運量達到了412.21萬人次,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105%。 地鐵建設 迎來“黃金時代” 1969年,北京開通了全國第一條地下鐵道。此后,從1969年到2001年北京地鐵的建設進度幾乎停滯,32年間僅僅竣工了42公里。最近幾年,北京進入了軌道交通建設的“黃金時代”。2007年12月8日,北京地鐵6號線一期、8號線二期、10號線二期、亦莊線、大興線等5條線路同時開工建設。 2007年10月7日,備受市民關注的地鐵5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就在5號線開通的當日,北京推出了讓全國頗為震驚的一票通、一網通,整個北京地鐵網絡2元錢隨便坐。11月7日,在地鐵5號線“滿月”之際,新地鐵累計運送乘客達到了1231萬人次。北京地鐵日運送人次也從180萬猛增到280萬。 在地鐵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刻,北京市提出了更為宏偉的規(guī)劃,到2015年實現 “三環(huán)、四橫、五縱、七放射”總長561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的宏偉藍圖。 高速路網 推進一體化進程 高速公路,是城市之間連接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帶動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其意義深遠。 1987年11月,全封閉、全立交式快速公路——京石路一、二期工程完工通車。這條14公里從六里橋至趙辛店的道路,被譽為“中國公路建設的新起點”;2008年,機場南線、機場第二高速、京平高速相繼通車,北京高速公路總里程接近800公里。 通過這些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北京與全國各個省市建立起方便快速的聯系。2010年前還將建設京平高速、京津二通道、機場南線、機場第二高速等高速公路,形成由中心城區(qū)向外放射,橫連東西、縱貫南北的900多公里高速公路網,推進市區(qū)與郊區(qū)、市域與城際交通一體化進程。 微循環(huán)改造 打通“毛細血管” 如果說北京現有的19條高速路是構成城市路網的骨架,那么分布在城市中大大小小的次干道或者小路則被稱為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這也是緩解大城市交通擁堵的一個有效辦法。于是,遵循標本兼治、建管并舉的原則被提上緩解市區(qū)交通擁堵的日程。2004年至2006年北京市實施了緩解市區(qū)交通擁堵第一、二、三階段工作方案,緩解市區(qū)交通擁堵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疏堵工程進展順利,共完成投入少、見效快的疏堵工程七大類158小項。完成30處平交路口優(yōu)化,優(yōu)化調整環(huán)線出入口44處。修建22處公交港灣,增設10處過街設施,完善城鐵與公交光熙門換乘工程改造,清理占路線桿56處。同時,還完成了清理整頓12座立交橋下空間等。 智能交通 提高道路使用率 市交通委副主任、新聞發(fā)言人李曉松告訴記者,通過科技手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擴充道路承載能力,將成為北京市交通發(fā)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北京市智能交通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建成了奧運交通綜合指揮中心,可對22項交通秩序安全管理實施實時監(jiān)控。全市高速公路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tǒng)正在建設和推廣中。已經建成的北京市公眾出行綜合交通信息服務網站可提供公交出行、行車導航、實時路況等八大類38項服務,日均訪問量達到20多萬次。 據市交通委信息中心主任王剛介紹,去年奧運會前,本市開通了交通服務熱線96166,為公眾提供交通信息。到2015年,將以此為基礎,整合鐵路、航空、市內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等全部交通信息,提供一個全面、即時、準確的服務平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