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超35億!贛鋒鋰業(yè)首個海外電池項目來了

時間:2024-08-20

來源:OFweek鋰電網

導語:8月16日晚間,贛鋒鋰業(yè)(002460.SZ)公告,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與YIGIT AKU擬計劃在土耳其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投資5億美元(約合35.7億元人民幣)在土耳其建設年產5GWh的鋰電池項目,包括設計產能為5GWh的鋰電池生產線和電池組生產線,其產能根據(jù)市場情況確定。

  贛鋒鋰業(yè)的電池業(yè)務版圖再擴大,而這一站,是海外。

  首個海外電池項目落戶土耳其

  同時,合資公司還計劃在固態(tài)電池、大功率電池、船舶、航空航天電池等先進鋰電池技術領域建立專注于新技術開發(fā)、研發(fā)項目和申請知識產權的研發(fā)中心。

  不過,贛鋒鋰業(yè)并未披露雙方具體的出資比例。

  據(jù)介紹,YIGIT AKU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博爾薩的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于1976年在土耳其安卡拉成立,是土耳其最大的鉛酸蓄電池制造商、出口商和回收商。YIGIT AKU在土耳其擁有4個生產基地、2座電池研發(fā)中心和最大的研發(fā)團隊,為全球市場五大洲100多個國家的500多個合作客戶提供服務。

  此前贛鋒鋰電并未在任何海外市場進行電池業(yè)務布局,但其在2023年先后承接了大型能源央企的單體超過500MWh儲能項目及多個大型儲能項目,成功打開海外儲能業(yè)務,其中土耳其就是贛鋒鋰電儲能電池產品的海外市場之一。此次落子土耳其,可謂是水到渠成。

  贛鋒鋰業(yè)稱,公司與YIGIT AKU決定建立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fā)鋰電池及相關產品的全球市場,促進國際業(yè)務合作。有利于公司完善產業(yè)鏈布局,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上下游一體化的戰(zhàn)略。

  截至目前,贛鋒鋰電已在寧波、蘇州、新余、涪陵、東莞、呼和浩特、襄陽等地落地了電池項目,動力及儲能電池、半固態(tài)電芯規(guī)劃總產能已達144GWh。

  海外認購落地

  同日,贛鋒鋰業(yè)還公告,近日,全資子公司GFL International Co.,Limitied(簡稱“贛鋒國際”)以自有資金7,000萬美元認購阿根廷Proyecto Pastos Grandes S.A.(簡稱“PGCO”)14.8%新股,并完成該股權的交割工作,將股權登記在贛鋒國際的全資子公司旗下。

  至此,贛鋒鋰業(yè)又完成一個海外鋰礦資源項目布局,用時僅五個月。

  PGCO旗下目前在阿根廷擁有兩個鹽湖項目有待開發(fā)或勘探,分別為Pastos Grandes鋰鹽湖項目以及Cauchari East鋰鹽湖項目。上述交易的增發(fā)款主要用于推動Pastos Grandes盆地鋰鹽湖項目的開發(fā)建設。

  值得指出的是,贛鋒鋰業(yè)本次交易標的為PGCO增發(fā)的股份,上述兩個鹽湖項目的礦業(yè)權仍在PGCO名下,不涉及礦業(yè)權權屬轉移。

  當然,贛鋒鋰業(yè)在海外的鋰資源布局也并不是完全無阻礙。其在2022年斥資1.9億英鎊完成了對Bacanora公司100%股權的收購,只為該公司旗下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鋰資源項目之一——Sonora項目。

  但是,墨西哥政府謀劃將鋰資源國有化,批準了礦業(yè)法修正案,禁止鋰礦特許權,將鋰礦列為戰(zhàn)略領域。由此,墨西哥礦業(yè)總局(DGM)發(fā)起了對贛鋒墨西哥子公司持有的9個鋰礦特許權的復核,其中包括Sonora項目的主要鋰礦特許權。

  盡管贛鋒墨西哥子公司及時提交了大量證據(jù)證明其已履行了上述鋰礦特許權的最低投資義務,但在2023年8月,該公司被DGM正式通知失去了Sonora項目的9個礦產特許權。

  此后,贛鋒鋰業(yè)仍在積極爭取。在今年也曾兩度尋求法律援助,最近的是于5月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下稱ICSID)提請仲裁程序。

  根據(jù)此前公告,目前ICSID秘書長正式登記了本次仲裁事項,下一步是組成仲裁庭,并在書面和口頭兩個階段向仲裁庭介紹各方的立場,尚未開庭審理或作出裁決。

  土耳其——中國鋰企的海外新“據(jù)點”

  繼德國、美國、匈牙利、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后,土耳其成為中國鋰電企業(yè)海外布局的新“據(jù)點”。在贛鋒鋰電之前,孚能科技和億緯鋰能已經相繼落子土耳其。

  2021年10月,孚能科技宣布,公司與TOGG(土耳其汽車合資集團)合作進一步加深,擬各出資50%,在土耳其共同設立合資公司Siro,從事動力電池的研發(fā)、生產,并銷售給包括Togg在內的土耳其及歐洲、中東、非洲等區(qū)域的客戶。據(jù)悉,Siro已于去年3月建成并投產6GWh的模組和電池包(Pack)產線,已開始穩(wěn)定向TOGG供貨。

  值得關注的是,據(jù)2023年年報問詢函回復,2023年度,Siro銷售PACK超2萬套,總銷售電量為1.93GWh,全年實現(xiàn)營收29.45億元;虧損了5.58億元;凈資產-8,601.72萬元。

  對于Siro的虧損,孚能科技解釋主要系2023年Siro處于建設爬產階段,以及當?shù)毓湶煌晟?。后續(xù),公司將落實降本增效措施。

  而且,孚能科技和TOGG約定了Siro向孚能科技的回款計劃。根據(jù)協(xié)議約定,2024年Siro需向孚能科技回款2.924億歐元。

  億緯鋰能則是在今年1月宣布,子公司億緯動力已與土耳其頭部電廠和電網運營商Aksa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從事電池模組、戶外柜、集裝箱的生產、營銷和銷售,以及在土耳其(當?shù)?作為工程總包方實施執(zhí)行儲能系統(tǒng)項目。

  可以看到,孚能科技和億緯鋰能在土耳其的布局有所區(qū)別,前者是動力電池,后者是儲能電池,但背后都離不開土耳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以及政府的政策吸引。

  土耳其是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是兩大洲商品集散地和海陸空交通樞紐,4小時航程到達歐洲、中東、中亞,輻射13億消費人口。

  去年12月,土耳其工業(yè)和技術部部長穆罕默德·法提赫·卡西爾在接受央視總臺記者專訪時強調,中土兩國在電動車、鋰電池、醫(yī)藥、高鐵、新能源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尤其是土耳其自主電動汽車企業(yè)意向聯(lián)手中國企業(yè),在土耳其建立鋰電池生產廠,這一深度合作將為雙方帶來共同發(fā)展的新機遇。

  上月,比亞迪已官宣將在土耳其建電動汽車工廠。而且,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上月宣布,計劃到2030年在該國建成80 GWh的鋰電池產能,使得土耳其成為一個區(qū)域電池生產中心,并將為此推出總價值達45億美元的激勵方案。

  這一激勵方案,也將吸引更多的中國鋰電企業(yè)在土耳其進行布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wangxinlc.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lián)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lián)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lián)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lián)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